在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致力于使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动机。1月15日,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州代表团小组会上,聚焦数字产业、现代种业、文旅创新等热点的新质生产力,代表们积极发言热烈讨论。现阶段,城市副中心“6+3”硬核产业布局正加速推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担当。六大重点产业茁壮成长,三大未来产业蓄势待发。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城市副中心“6+3”产业体系整体布局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城市副中心正积极拥抱新产业,通过创新驱动,不仅为居民提供更智能、便捷的服务,也为企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北京市人大代表、永顺镇党委书记刘鑫现场介绍,城市副中心“磁石”效应锐不可当,去年有2256家企业落地永顺镇,注册资金直逼百亿大关。永顺镇围绕城市副中心“6+3”产业体系整体布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商务服务三大主导产业。
假日阳光、全国棉花交易平台、阳光保险等一批企业成为头部企业,以紫光Vid为主的网络视听等新兴产业初见雏形,清华大学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信通院、易宝大厦等一批重点企业加快建设,八里桥棚改等一批地块具备上市条件,轨道交通M101线、通州西站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正在开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如今,数字经济已成为城市副中心最耀眼的名片之一。随着大数据、云计算、AI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应用,这里正在形成完整的数字经济产业链。
以产业引育为抓手,城市副中心“种业科技+种植科技”双轮驱动发展路径,在过去一年愈发清晰。在“6+3”产业布局体系中,作为现代农业先导的现代种业,成为在“三农”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实践。
为了让更多“种子”萌芽,成立北京通州国际种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整租园区综合服务中心3号楼共计1.7万余平方米,建立了“管委会→办公室与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公司”的管理模式。2024年内共计对接34个项目,推进国投种业、奥瑞金农业等25个项目注册落地到通州区,注册资本金约3.45亿元。
以现代种业为引领,现代农业的创新案例也不断涌现,位于漷县镇的北京陆陆源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之一。在当天小组会现场,合作社理事长颜凡双作为创业创新“新农人”,分享了合作社差异化经营经验,提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对于应对当前农产品低价行情,颜凡双表示,在生产环节要借助北京市政策,采用智能化、机械化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如发展智慧农业。
从行业发展建议,构建完整产业链,重视二产深加工提升产值,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无论是高科技产业崭露头角,现代种业奋勇争先,还是文化创意的蓬勃发展,每一个项目的落地,都是通州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过去一年,通州文旅屡屡出圈。成功入选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旅游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北京(通州)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正式揭牌,上榜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北京环球度假区推出系列季节活动,年接待量突破千万人次;城市绿心三大文化建筑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
2024年,城市副中心交出了亮眼的“文旅成绩单”。2025年,城市副中心要推进大运河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深化“文旅+”业态创新,拓展高品位消费场景,全面激发消费活力,高标准建设“环球影城×大运河”国际消费体验区,打响“运河上的通州”文旅品牌。
通州区还将持续培育城市副中心文旅“核心产品”,连点成线、以线扩面,以建设“环球影城×大运河”国际消费体验区为牵引,进一步丰富多元场景体验,高品质打造全域、全时、新兴消费业态。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