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如何进一步畅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链路?
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科技成果转化”再次成为关注重点。上海市科协在提案中指出,目前,上海已建设14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累计培育上市企业66家、高新技术企业600多家,但在高校科学成果转化催生新质生产力上仍存一定的共性瓶颈,这包括:高校成果供给端和企业技术需求端之间的精准对接不够,服务机构专业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的支撑能力有待加强等。
为此,上海市科协建议,一方面,应强化科技创新供需对接,鼓励更多的龙头企业参与到科技创新的设题、投入、组织和评估环节,建立企业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另一方面,高校可依托自身优势学科,联合专业机构和企业,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同时,也要将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纳入上海市人才引育的重要范畴,给予安家落户、人才计划评选、职称评定等激励政策,吸引更多专业人才。
此外,还要在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环节提供人财物支持,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堵点、卡点,建立跨实体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谢东升也带来一份《关于加快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的提案》。谢东升表示,目前,高校、科研院所部分科研工作与企业实际需求还有差距,研究选题与市场需求贴合也不够紧密。同时,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往往产品化成熟度较低,不能直接适用于产业领域,容易因为缺乏后续中试、熟化经费和平台支持难以为继,无法进行高质量的转化与项目落地。
为此,谢东升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强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这包括要在持续推进“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组织模式的同时,推动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
第二,加强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这包括积极打造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应用场景,在量子信息、基因细胞、脑科学等方面加强上下游配合与新技术集成;探索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用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政策工具,放大企业“出题人”“阅卷人”等作用。
第三,建立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这包括可以建立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等多方参与的产教融合联盟,形成一套“契约化合作”共赢机制。建设一批集研发、转化、孵化、服务、产业、资本于一体的专业化新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试点打造“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打破科研人员和企业之间的空间壁垒。
第四,突破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瓶颈。在高校院所承担的应用、转化类科技项目中明确项目承担者的科技成果转化责任,设立与成果转化直接相关的考核目标。扩大高校院所职务发明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机制试点。优化和落实高校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政策措施等。
“上海有着非常多的高校、科研院所,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科技成果,加快这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对上海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保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谢东升告诉记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投资基金、企业、地方政府、科技服务中介这五方来合力推进。
此外,对于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概念验证环节资金支持不足等突出问题,致公党上海市委也在所提交的《关于优化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提案》中表示,这在于一方面,中小企业技术需求表达不足,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TTO)服务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对接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一些概念验证基金对早期项目参与度仍然有限,上海缺乏专门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工具。
致公党上海市委建议,在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度方面,高校可借鉴美国TTO模式,提升上海高校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水平;支持国际顶尖科研团队在沪开展合作研究,为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注入全球创新力量。在完善金融支持体系方面,则可以设立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低息贷款项目,缓解初创企业融资压力;同时,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早期创新项目投资,并提供税收优惠或风险分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