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下称“投资促进局”)主办的2025招商引资重点活动说明会1月15日在京举行。
会上,来自相关部门、外国驻华投资促进机构及商协会、多地商务主管部门、国家级经开区的众多人士,深入探讨了今年投资促进服务工作的发力方向,分享了各地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先进经验,并对下阶段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进行展望。
优化提升投促服务能力
“我们将坚持与合作方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不断创新方式、不断优化内容、不断提升投资促进服务能力,为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为企业优化区域布局搭建更好平台。”投资促进局国内联络部主任朱文龙介绍,2025年重点产业投促活动主要有三大方向:一是按照“投资中国”整体安排,扎实做好相关专场活动 ;二是突出产业特色,提升品牌活动服务能级;三是坚持创新发展,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
投资促进局会展部主任王文表示,预计今年投洽会将邀请更多的金融机构、券商、基金、咨询机构、上市公司等开展路演。同时,将更聚焦科创型中小企业,特别是促成低空经济、绿色、数字等相关产业与境外团组进行对接。
关于境外投资促进工作情况,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总经理徐遥君表示,主要围绕三个方向展开。首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在海外的设点、投资、服务等工作,为双边企业拓展对方资源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渠道支持。其次,邀请多地商务主管部门一起“走出去”,并从产业领域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同时统筹协调政府与企业资源加强互动。再次,做好稳外资相关工作,例如组织境外中小企业团组来中国访问、组织跨境论坛研讨活动等。
多地分享先进经验
会上,北京、南京等多地介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先进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
“我们以首善标准做好投资促进工作招商引资的‘六员’。”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孟凡勇解释,分别是管理员、宣传员、侦查员、协调员、服务员和评估员。
他表示,一是围绕牵头职能发挥当好管理员,对各区实行招商引资目标的管理,压实各区的主体责任;二是围绕着投资环境宣传当好宣传员,积极宣传北京的发展趋势和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来京集聚;三是围绕项目信息挖掘当好侦察员,利用投资北京全球合作伙伴、境内外招商站点等方式收集项目线索;四是围绕项目跟踪落地当好协调员;五是围绕落地企业服务当好服务员,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六是当好评论员,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考核、督查、评价。
宜宾市委常委、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何永宏表示,宜宾市坚持建圈强链,加快从“招一个企业”转向“引全链条产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何永宏提到,宜宾市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组建动力电池等重点产业专班12个,明确市领导作为“链长”挂链,市区一体组建招商公司,“一盘棋”整合包括土地、配置要素等资源。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岸结合德国大众项目落地的案例,分享了合肥经开区的三点经验:一是认清发展位势,用区域优势对接世界产业;二是优化要素支撑,用创新思维对接全球资源,打造企业产业链基础;三是优化营商环境,用真诚的服务对接国外客商,夯实互信互惠的合作基础。
针对进一步加强部地合作,为地方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更多助力,南京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汪冬宁建议,一方面,利用国家投资促进工作平台优势,推动全国加强投资促进机构、招商力量建设,深化招商业务统筹、政策统筹,指引地方制定有针对性的特色政策。另一方面,以境内外高层次活动平台为载体,帮助地方政府与更多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建立沟通合作渠道,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国内沟通交流、洽谈合作,推动项目落地。另外,进一步放大“投资中国”品牌效应,将资源延伸到更具有业务契合度和成功率更高的地方去。
坚定看好中国市场
会上,数位外国驻华投资促进机构、商协会代表表达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坚定看好。
“中国对于日本企业来说依然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所长、东北亚区总代表小野寺修表示,中国不仅是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还成为创新大国和工程大国。日本企业正在重新调整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包括加紧寻求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与采购网络的多样化,以及提供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与服务。
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援引数据称,美资企业在中国实现盈利的速度要远快于其他全球市场,并远超于其他市场的全球回报率。
“根据我们的研究,今年有76%的受访企业计划在中国进行再投资。”哈利·赛亚丁认为,对于大多数美资、欧洲和其他企业而言,中国仍是首选的投资目的地。
大韩贸易振兴公社中国地区总部总代表黄在元建议,中韩两国应持续加强合作,让两国企业更积极、充分地利用中韩FTA和RCEP。
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副总裁徐晶波表示,有50%的德国企业计划在中国增加投资,并希望与中国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