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特斯拉在美国加州召开“WE,ROBOT”发布会,虽然市场讨论重心主要聚集中在最新推出的CyberCab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之上。但人形机器人方向进展同样值得留意。在发布会现场,多个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跳起热舞,同时也展示了机器人在家庭搬运、调酒和递物等场景的应用。而更重要的是马斯克表示按规模生产的Optimus机器人成本将在2万美元至3万美元之间。
人形机器人行业方兴未艾,海内外企业积极投身布局其中
人形机器人是远期需求巨大的划时代重磅产品,短期由供给创造需求。伴随大模型的开源与英伟达Cuda机器人生态系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初创公司涌入机器人赛道,以局部泛化的方式训练机器人在封闭场景下完成特定任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多达上百家公司积极投身于人形机器人的布局之中。
资本市场中影响人形机器人板块几大核心因素
量产化进程:今年以来,机器人板块之所以在资本市场中表现相对一般,主要受到特斯拉机器人量产进展低于预期相关。而中泰证券在近期研报中如何判断机器人进入量产环节的时点,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其认为10万台机器人可以替代1/10长尾工况的工位。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 此时核心决定因素不是机器人价格,而是机器人的性能、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等,性能更为优异的产品或更受市场资金的青睐。而当量产规模达到100万台的背情况下,机器人不仅能满足智能制造工厂的需求,也开始进入服务业甚至家庭,此时硬件价格的降低与软件的泛化能力便是关键。
巨头公司产品的最新进展催化:回顾此前机器人行情,往往都伴随着消息面的利好催化。例如海外大厂进展(如特斯拉)或国家级展会的推动(如人工智能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目前市场对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预期调整至2025年上半年,初期将针对单一场景的小批量生产,数量可能在百台到千台左右。而除了特斯拉外,Figure AI、傅利叶智能等海内外头部企业产品进展的信息发布也有望成为左右板块情绪的重要催化。
市场风格:在2024年9月24号之前,由于整体市场环境风险偏好压缩,等高贝塔性科技成长风格始终难以走出足够的延续性。而随着当前市场的量能连续维持于万亿之上,交投的活跃或将带动科技成长性风格或有望卷土重来,为后续可能的主题性投资机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硬件降本逻辑下,国产化空间依旧巨大
目前人形机器人硬件方案仍在迭代中,核心诉求还是保证较好性能的同时降低量产成本。因此国内供应链依托复用汽车供应链、规模量产实现国产替代。零部件投资思路从早期紧抓核心Tier1、扩散潜在Tier2,逐步转变为当前关注降本需求大、确定性较强、国产化率高的核心Tier2 环节,兼顾挖掘方案边际调整带来的0-1 增量机会。
具体至细分来看,首先关注到的是占比最重的关节执行器方向(占零部件的60%之上)。随着特斯拉方案趋于稳定,无框力矩电机、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国产化潜力较大。其中行星滚柱丝杠是硬件端价值占比最高、降本需求最迫切的赛道之一。国产供应商积极切入或有助力该细分开拓量产降本空间。
电机/灵巧手方向,由于市场路线分歧较大,头部厂商出于性能与成本的权衡仍在持续迭代方案。目前空心杯电机、直流无刷无齿槽电机等技术难度中等,已知国内企业已有较强产品力,国产供应预期较强。
传感器方向,目前来看柔性控制以及智能化要求催生更高级别传感器需求,短期包括增配六维力传感器、柔性电子皮肤/MEMS压力传感器阵列等。国产化上,IMU、MEMS压力传感器、视觉系统发展成熟,后续可重点留意国内汽车/3C领域成熟供应商横向迁移打开下游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