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商业航天的信号不断释放,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有望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作为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的重要内容,11月11日,2024珠海论坛正式开幕。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在论坛上分享了关于推进商业航天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李国平在论坛中透露,国家航天局和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6-2035)》,将在该规划中留出商业航天发展的空间,鼓励“能商则商”。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蓬勃发展
什么是商业航天?李国平介绍,商业航天是在我国注册的各类法人、非法人组织以及自然人,在国家政策法规指导下,通过社会的资本投资,按市场机制运行,利用市场规则向各类用户提供航天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是推动航天产业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2023年全年我国的火箭发射次数为67次,其中,民营商业火箭发射13次,成功入轨12次,占全年成功发射数量18%。商业运载火箭液氧甲烷发动机、可重复使用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我国目前在轨卫星1059颗,其中商业卫星492颗,占了接近一半数量。
中国航天基金会秘书长王程在演讲中分享数据称,截至2024年上半年,国内已注册并有效经营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达到546家(未将子公司数量统计在内)。在空间上,重点集聚在北京、上海、广东、陕西、江苏等省/直辖市。呈现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区域,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以广东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集聚的特点。
王程表示,商业航天供给侧产业链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即卫星制造业、发射服务业、卫星应用服务业以及地面设备制造业。与国外相比,我国卫星产业在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企业实力突出、竞争力强;而在电子元器件、终端类产品、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等领域,目前企业规模较小,整体实力偏弱,尤其是芯片、天线、算法、软件、接收器和终端技术水平与国外顶尖水平差距明显。
李国平也指出,我国商业航天的产业结构还需要再调整,目前,多集中于上游星箭研发和制造领域,中游下游的关注度不足。此外,出现同质化竞争问题,部分火箭总体方案和运载能力相似,部分遥感卫星在和配置存在雷同。卫星应用市场还没有打开,尤其是面向个人用户应用没有打开,产业规模不大,盈利模式还需探索优化。
既要“管得住”又要“放得活”
李国平表示,对于商业航天发展,要坚持“支持鼓励、规范有序”的基本原则,总体而言,要以航天强国建设为引领,将商业航天纳入我国航天发展的总体布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商业航天的优势和特色,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商业航天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管得住”又“放得活”。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经出台包括《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国家民用卫星遥感数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促进商业云间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等在内的政策规划。李国平表示,下一步还会进一步加强顶层规划。
他透露,国家航天局和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6-2035)》,将在该规划中留出商业航天发展的空间,鼓励“能商则商”。例如,建议研究放宽商业遥感卫星分辨率限制。
长光卫星董事长兼总经理宣明在论坛中也表示,希望进一步放开商业遥感卫星分辨率限制。他表示,国际上,一些航天大国通过积极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加快了新一代高性能遥感卫星的研制和商业化运行,并放宽了商业卫星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限制。当前,国内民用市场有大量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需求,因此希望国家能够进一步鼓励商业航天发展更高分辨率的卫星星座,加快我国航天基础设施的建设。
李国平还表示,应进一步优化商业航天的行业准入,如加强科研生产活动许可,强化火箭、大型试验、试车台建设许可管理;研究载人商业飞行、空间物体再入的许可管理;优化卫星研制许可,取消重量500公斤以上卫星研制生产资质限制;优化发射许可流程,提高许可事项审批效率,加强实质性审查;强化商业航天项目核准,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区域布局等。
此外,鼓励商业航天企业参与国家项目。具体包括支持商业航天企业平等参与国家工程项目,设置商业航天发展专题,支持新概念、新产品、低成本等先进技术研发,拓宽政府采购商业航天服务渠道,推动成立商业航天基金等。
同时,应推进商业航天共建共享。具体包括,推动国家投资的大型设备设施向商业航天企业开放;鼓励体制内企业支持商业航天企业供应链供给;放开国家卫星数据,盘活存量数据资源;建立权威统一、开放共享的标准体系等。
李国平还表示,支持商业航天企业“走出去”,支持卫星出口、数据应用、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等。
宣明也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引导释放民营企业市场竞争活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按照“市场能采购到就不再重复立项”的原则,加大对商业卫星数据的采购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建设航天产业生态圈。
严格行业监管,统筹发展与安全
在商业航天产业蓬勃兴起同时,李国平还强调,所有商业航天活动,都要以安全为前提。
李国平认为,要严格行业监管,促进行业安全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如,严格空间物体登记,包括卫星入轨、状态变化、延寿、离轨等严格等级;加强全过程安全监管,包括对研发、制造、运输、试验、发射、测控、运行、再入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管。同时,应保障外空可持续发展,加强空间碎片监测、减缓和清除,提升监督火箭钝化、卫星离轨等措施的有效性;统筹空间交通管理等等。
上海垣信卫星CEO卜智勇在演讲中提到,要从全方位构建太空网络安全,既要考虑频率安全,也要考虑轨道安全,还有数据传输和通信的网络安全,防止被劫持、窃取。
论坛上,多个商业航天企业就安全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商业航天,发起“珠海倡议”。主要包括勇担社会责任、坚持科学发展、坚守合作共赢理念、弘扬企业家精神、维护良好市场环境、统筹发展与安全、助力标准体系建设、务实理性宣传推介等多个方面。“珠海倡议”强调,要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强化风险防控,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企业高质发展促进行业高水平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