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股市,A股和港股都小幅上涨。
A股涨的多一些,港股涨的少一些。
消息面没啥大事,既然股市没啥好说,还是继续聊聊育儿吧。
上周我们聊过一个话题,说的是教育和考试是两码事。
教育的目的是把人教的更好,而考试的目的是比出1、2、3名。
教育天然不内卷,而考试天然内卷。
然后我们也得出个结论,在所有行业中有一个行业是最内卷的,它就是竞技体育行业。
有同学问到:
既然竞技体育行业是最内卷、压力最大的行业,那小孩还要不要去学体育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聊的话题:
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是两码事。
体育教育,是用体育来进行教育。
比方说带孩子出去跑跑步,登登山,游游泳,打打球。
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既让孩子锻炼了身体,又让孩子缓解了压力,感到快乐。
偶尔参加一些低水平比赛,孩子能感受到输,也能感受到赢,这也能增加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这是体育教育带给孩子的各种收获。
但是现在的广大家长,一说要带孩子去学体育,第一反应就是:学这个以后能不能走职业体育路线呀?能不能升学呀?
这个想法太过功利。
体育教育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而且几乎参与到其中的每个人都会有好处,比如身体更健康、更开心等等。
但是,能进入竞技体育圈的是极少数的人,而且从事竞技体育的人,他本身并不见得更健康、更开心。
职业运动员,基本上都有伤病。
而且大赛之前,职业运动员也通常都很焦虑。
如果说,体育教育是为了让参与者身体更好而存在的,那竞技体育的目标则完全不同。
竞技体育是可以牺牲运动员的长期身体健康,而换得短期比赛成绩的。
我们想让自家孩子牺牲身体健康,换个第一名吗?
而且你即便牺牲了身体健康,就一定能换得来第一名吗?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选择体育运动项目的时候,选择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孩子喜欢。
他只要喜欢这个项目,进行这个项目的时候很开心,那就鼓励,那就支持。
不需要管他练了这个项目之后,能不能得什么奖,能不能考什么大学,这些都不是核心。
而且孩子喜欢的体育项目有的时候会变化,今年喜欢踢足球,明年喜欢打篮球,后年喜欢打网球,大后年又喜欢跑步,这都是可以的。
有同学说:这不属于没长劲儿吗?这也不专啊?
本就是兴趣爱好,咱又不指望这玩意儿吃饭,有啥好专的,能动一动就行了呗。
其实不光是体育,有很多艺术门类也是同样的作用。
比方说有的家里面让孩子去学个钢琴,学个画画,学个霹雳舞,都是一样的。
学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想着:我要拿这个升学,我要拿这个考证。
太功利了。
就把它当个爱好,孩子愿意学就学,学的开心就学,不愿意学就算了。
在我前些天看那个抑郁症的纪录片里面,其中有几个主人公钢琴水平都还可以,可见从小没少花精力学。
但从他们的现状来看,显然钢琴并没有成为他们缓解压力的一个工具。
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钢琴反而是给他们带来压力的一个工具。
这就本末倒置了。
娃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付学业,对付自身生理上的成长,他的压力就已经很大了。
如果连兴趣班、连体育运动这种东西都是家长强压给他的,那他还有什么机会松口气呢?
长期的高压,孩子能不病吗?
娃能开心,能快乐,能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这是最重要的。
学校的课程我们或许没得选,好歹兴趣爱好让人家自己选个真心喜欢的。
我们都活的太紧绷了,要学着活的轻松一点,自我一点。
放过孩子,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