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歌宣布推出了最新量子芯片Willow。谷歌首席执行官孙达尔·皮柴称其为迈向打造实用量子计算机的重要一步。数日后,由中国科学家研制的105个量子比特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也在arXiv线上发表,是目前超导量子计算的最强优越性。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量子芯片被认为是能够颠覆传统计算方式的革命性技术,其核心在于理论上具备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量子比特所具备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特性,赋予了量子芯片执行大量计算任务的能力,这在处理复杂问题、优化算法以及模拟量子系统等领域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这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预期将极大地促进科学研究、药物研发、气候模拟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然而,尽管量子计算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其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仍面临诸多挑战。
争相斗艳
美国当地时间12月9日,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在社交媒体X上宣布,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实现了“指数级降低错误率”的关键进展,成功破解了这一领域困扰研究者30多年的难题。
据悉,在随机电路采样(RCS)基准测试中,Wilow能够在5分钟内完成当前最快计算机需要10亿亿亿(10的25次方)年才能完成的复杂运算。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此次推出的量子芯片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其在量子纠错技术和计算性能上实现了重大突破。Willow量子芯片成功突破了量子纠错阈值,这意味着在量子比特数量增加的同时,错误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甚至降低,这对于构建大规模、高可靠性的量子计算机至关重要。此外,Willow在量子性能上相对于经典计算也创下了新基准,展示了量子计算在特定任务上超越经典计算机的巨大潜力。
除谷歌外,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海外科技巨头也纷纷入局量子计算。2024年11月18日,英伟达宣布四项量子计算领域合作项目;2024年11月22日,亚马逊云计算平台AWS公布QuantumEmbark计划,借助此前的量子计算服务Amazon-Braket,可以通过按需付费的方式一站式访问多种量子硬件。
海外量子计算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国内也捷报频频。
今年1月,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并向全球用户限时免费开放。10月下旬,我国科学家又在“本源悟空”上成功完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量子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近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发布了一款504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刷新了国内超导量子比特数量的纪录。
由中国科学家研制的105个量子比特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也在arXiv线上发表,并超过谷歌2024年10月发表于《自然》期刊的最新进展——72比特“悬铃木”处理器6个数量级,是目前超导量子计算的最强优越性。
不仅如此,政策的红利也在不断释放。今年1月,工信部、科技部、国资委、中国科学院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多处提出发展量子信息技术。此外,“量子技术”也在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随着我国量子计算行业在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相关企业也在快速增加,企查查数据显示,相关企业注册量连续三年保持在1.9万家至3.0万家之间,其中2023年全年注册2.8万家量子计算相关企业,创近十年注册量新高。企业存量方面,我国现存8.2万家量子计算相关企业,在行业分布上,量子计算行业具备极强的科技属性,超七成企业归属现代科技服务业。
中国量子信息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表示,我国目前的量子计算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但距离世界最前沿还有差距,突出表现在应用生态上。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看来,在近几年,国内的量子计算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不断发布相关成果。目前中美之间在量子计算领域仍然存在竞争,但双方差距不明显,也不存在明显的卡脖子的可能。
颠覆传统计算?
“将量子计算机处理特定数据的能力与电子计算机相比,相当于电子计算机与算盘相比。”郭光灿表示。
“量子计算应用于金融、医药、密码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可大幅提升效率。例如,在密码学中,量子计算可以破解现有的加密算法;在药物研发中,量子计算可以模拟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在人工智能领域,量子计算可以提高机器学习速度。”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表示。
除此之外,量子计算也被认为将颠覆传统计算。王鹏表示,量子芯片被视为颠覆传统计算的革命性技术,主要是因为其在理论上具有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量子比特的叠加性和纠缠性使得量子芯片能够同时进行大量计算,从而在处理复杂问题、优化算法、模拟量子系统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张孝荣说道:“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叠加、纠缠和干涉等特性,可以在某些特定任务上实现指数级别的加速,这使得它有可能在某些领域上超越传统计算机。此外,量子计算还可以解决一些传统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密码学、化学模拟和优化问题等。”
不过,在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教育中心主任蒋里看来,量子计算机显然不会全面代替传统计算机,比如在计算一些具体的、简单的加减乘除这样的问题时,反而传统计算机比量子计算机的优势更明显,量子计算机则有可能会算错。
他进一步解释道,传统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单位是比特(bit),只能是0或1,仅代表一个数;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单位是量子比特(qubit),它可以是30%的概率为1,而70%的概率为0。传统的计算机每次计算都会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但量子计算机其实是在算一个概率分布。
“实验大规模高精度、稳定性的量子比特制造和操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坦言,“这让我想起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虽然能运行程序,但直到30年后,个人电脑苹果和IBM PC才真正进入家庭。或者是把量子计算比喻成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虽然能飞起来,但商用也经历了差不多半个世纪,所以我觉得未来可能还需要几十年,量子芯片才可能逐渐展开应用。”
谷歌方面也承认,我们可能要到2030年才能看到商用量子计算机。未来量子计算还将面临诸如提高操作准确性、开发更多实用的应用程序和降低量子计算时间成本等一系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