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园终圆上市梦。近日,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菜园”),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0999,每股发售价格8.5港元,截至上市当日中午12点,小菜园报于每股8.88港元,初入资本市场表现尚稳。对于小菜园而言,公司旗下包括“小菜园”“观邸”“复兴楼”“菜手”等品牌,但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小菜园品牌门店,从整体业绩数据来看,上市后的小菜园品牌知名度和盈利能力问题迫在眉睫。
根据招股书披露,小菜园近年经营数据颇为可观,不过报告期内公司“小菜园”门店在同店销售、门店层面经营利润率、门店翻台率等方面出现了下滑趋势。“小菜园”门店的同店销售于2021—2022年增加1.2%,2022—2023年则进一步增加20.8%。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小菜园”门店的同店销售较2023年同期减少11.4%。门店经营利润率方面,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门经营利润率分别为15.9%、14.2%及19.7%。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公司门店经营利润率17.8%。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小菜园”品牌门店,报告期各期,来自“小菜园”门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98.7%、98.8%、99.1%、99.0%。对于上述业绩变化原因,公司表示,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个月,与2023年同期相比,“小菜园”门店的同店销售减少11.4%,门店层面经营利润率则由21.3%降至17.8%,主要是由2023年头几个月中国餐饮市场的消费者支出迅速激增导致的基数效应,与其他消费领域的消费趋势一致。同时,公司对菜品价格进行调整;例如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个月,与2023年度相比,地锅仔鸡的平均价格由64.5元降至54.9元,及石板蒜蓉虾的平均价格由55.7元降至53.3元。此外,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个月新开的“小菜园”门店中,部分仍处于爬坡期。
今年7月,在小菜园招股书失效的同一天,小菜园再次提交上市申请,可见其IPO的决心,不可否认的是,小菜园的成功上市意味着其收入表现是被得到认可的,而上市成功并不意味着终点,诸多挑战如影随形。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拥有663家直营门店,其大多数为“小菜园”品牌,而如招股书所言,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小菜园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作为安徽地方品牌,目前主要门店经营地区位于华东地区。此前“健康证”造假风波,让食安问题成为品牌形象上难以回避的“软肋”。
运营层面,直营模式下门店扩张资金压力巨大,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需精细打磨,门店盈利能力成为接下来的一大考验。纵观整个餐饮业,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消费者口味与需求瞬息万变,前有老品牌围挡,后有同行新品牌不断涌现,如何持续创新菜品、优化服务体验以保住市场份额,同时给资方一份满意答卷值得小菜园深思。
广州眺远营销咨询公司总监高承飞表示,小菜园上市无疑为其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资金的注入有助于小菜园扩大门店网络、增强供应链能力、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从而推动公司持续增长。但小菜园在部分城市单店日均销售额和同店翻台率均出现下滑的现象,可能预示着市场饱和或增长瓶颈。因此小菜园的可发展性在于其能否有效利用上市带来的资源,实现品牌和运营模式的创新,以及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另外,小菜园跟加华资本有对赌协议,这无疑增加了其财务风险。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上市意味着小菜园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需要保持品牌形象和信誉度,确保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同时,小菜园还需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水平,以保持品牌竞争力和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