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新型储能技术在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压缩空气储能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长时储能技术,正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2024年,压缩空气储能新立项和在建项目创出历史新高,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日前,压缩空气储能行业龙头中储国能总经理纪律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压缩空气储能具有电站规模大、发电功率高、建设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清洁无污染等多方面优势,在成功迈出商业化第一步后,正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压缩空气储能在整个储能中的占比未来有望达30%左右。”
● 本报记者任明杰李嫒嫒
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近年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而中储国能的创立正是典型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纪律坦言,公司2020年正式运营后,两年多时间里进行了4轮融资,累计融资额16.6亿元,充足的资金对于加快公司发展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商业化落地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们早期的项目更多时候需要自己垫资去做设备的加工、测试,包括设备的购入和生产线的建设,比如我们在张家口建成的第一条生产线。再就是公司要维持一支300多人的人才队伍,也需要大量的经费。所以,股权融资在公司启动和快速发展阶段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纪律表示。
其中,联想控股旗下的联想之星作为中储国能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深度参与了中储国能Pre A、Pre A+及A轮融资,并为中储国能提供了大量的投后服务,助力其快速成长。据悉,联想之星创立于2008年,目前管理着11只、总额近50亿元人民币的早期投资基金,已投资400个项目。
联想控股董事长宁旻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及时转化,应用到实体经济和产业链中去,才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过程中,高科技行业的创新型企业,特别是核心技术、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力量。”
“联想之星一直专注于做早期投资和项目孵化。我们已经有15年早期科技投资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根据地’打法,也就是在科研和人才资源的聚集地,打造出自己的根据地,积累了一定的判断行业和团队的经验。无论是新型储能的战略与市场价值,还是公司团队自身的技术实力、经验资源和文化,都让我们看好并支持中储国能的长期发展。”联想之星总裁、主管合伙人王明耀表示。
纪律告诉记者,自己毕业后就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从事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工作。公司创立以来,自己实现了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身份转换,这对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担任好这样一个新角色,除了精通技术外,还要熟悉企业经营管理、资本运作等工作。”
为此,2020年,纪律参加了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13期的学习,“通过特训班的学习,首先自己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特训班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大家互相学习、交流、分享,能够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
具备多方面优势
作为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中储国能聚焦长时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依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20多年的技术沉淀与创新,推动了大规模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产业化进程,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示范电站,树立了行业里程碑。
“从2004年开始,我们走过了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项目示范,再到产业化的全过程。”纪律向记者介绍说,“截至目前,我们已建成河北张家口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山东肥城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已启动建设的项目覆盖山东、河南、宁夏、新疆等地,总规模达1500MW,已列入规划的项目超5000MW,发展态势良好。”
以2024年4月30日首次并网发电的山东肥城300MW/18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为例,纪律告诉记者,“该电站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性能最优、成本最低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系统设计、装备研制、工程实施等领域实现10余项关键技术突破;年发电量约6亿千瓦时,用电高峰可为20万至30万户居民提供电力保障,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8.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9万吨。”
随着示范项目的接连落地,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前景得到验证。虽然还处于商业化应用的初期,但纪律认为,随着订单的纷至沓来,压缩空气储能的广阔发展前景已经徐徐展开,“过去两年,我们已积累了十几亿元的项目订单,目前在建项目有4个,预计两年内都能建成。我感觉压缩空气储能迈出了商业化的第一步后,后面的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
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其发电功率高、容量大、成本低、电站寿命长等技术优势也被市场广泛看好。
“它的技术特点首先是发电功率高,容量也很大,有4-10个小时的储存容量,所以是典型的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而且,它的储能介质空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主要是机械设备的一次性投入,所以它的度电成本是比较低的,整个电站的生命周期也长达30-50年。另外,它的环保性比较好,安全性比较高,电站的布置没有太多的地理条件限制,有利于大规模应用推广。”纪律表示。
产业化进程提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新型储能技术在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成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外,随着家家户户使用电动车等电气化设备越来越多,用电的高峰和低谷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时长也会越来越长。所以,无论从发电端还是用电端来看,未来社会对于长时储能的需求都会越来越大。”纪律告诉记者。
他进一步表示,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长时储能技术,未来的市场需求不可限量,“截至2024年底,长时储能在整个储能中的占比超过60%。而抽水蓄能作为长时储能的主要形式,2023年年底的占比达59%。我们预计未来压缩空气储能在整个储能中的占比有望达30%左右。”
实际上,2024年,压缩空气储能的发展已经驶上快车道。
“像山东肥城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单机规模就达300MW量级,跟抽水蓄能相当,多台机组并联就可实现GW级,这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纪律表示,“2024年有多个这种大规模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建成且并网发电,新增规模是之前二十年累计装机规模的三倍以上,所以2024年压缩空气储能无论在技术进步还是电站规模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同时,2024年,压缩空气储能的新立项和在建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2024年初,国家能源局批准的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压缩空气储能在气态储存中占11个,在液态储存中占1个,一共是12个,2024年在建和潜在的项目创出历史新高。我们公司已被列入规划的项目就超过5000MW,整个市场我估计在9000MW甚至更多。而且,2024年压缩空气储能很多新技术的研发也已经在路上。”纪律表示。
当然,纪律认为,压缩空气储能未来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目前它的最高效率在70%左右,理论极限效率在75%左右,所以性能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二是目前建设的都是示范项目,设备都是定制化的,还没有形成设备的规模化生产,所以成本上还有下降空间。而且,随着未来更大项目的建设,单位成本还能进一步摊薄;三是压缩空气储能的技术应用效果还需要时间去验证;四是压缩空气储能目前只出台了一些团体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是空白,未来需要加快标准的体系建设,来规范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