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恒大物业(06666.HK)开盘后一度涨近30%,此后有所回落,截至收盘涨14.08%,涨幅居于各大内房股前列,报0.81港元,总市值约87亿港元。
股市欢腾的背后,是追讨一年有余的134亿存款终于有了官方结论。
1月10日晚,恒大物业对外披露称,就134亿元存款的追偿事宜,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相关判决,包括恒大地产、中国恒大集团等在内的各个相关责任方应向恒大物业方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款项及利息。
根据判决,相关责任方应向恒大物业旗下各附属公司偿还合计约134亿元的款项及利息,同时还需负担合计约7271.54万元的案件受理费。
这一违规质押担保事件在2022年3月被发现。彼时正值2021年财务报告审核期间,恒大物业发现公司有约134亿元存款,为第三方提供的质押保证金已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
此后,恒大物业组织了独立调查委员会,并委任专业顾问,自此开启对该事项的调查并停牌。这一事件也引起了官方注意,2022年8月,香港财汇局表示要对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展开账目查讯,此后还扩大至对会计师事务所罗兵咸永道的相关调查。
2023年8月,恒大物业披露了对该事项的调查结果。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8月2日期间,恒大物业旗下的6家附属公司(分别是金碧物业、金碧恒盈、金碧华府、恒大恒康、金碧世家和金碧恒康),通过8家银行,为第三方融资提供存款质押,相关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划转至恒大集团。此后,该质押担保期限届满,因触发质押权实现条件,相关银行划转了合计134亿元存单存款。
上述质押担保所使用的资金来自恒大物业上市所募集的资金。根据补充独立调查的结果,恒大物业首次公开招股募集资金的所得款汇入后,由于当时并未设立所得款专户,所得款与恒大物业自有资金形成了混同,共用于公司日常运营,导致未能及时发现相关资金被用于质押担保安排。
同时,在内部控制方面,独立调查委员会亦发现,恒大物业存在决策、执行、汇报和审批方面的独立性缺失情况,印章管理控制机制不健全,审批未有留下书面证据等各类漏洞。
恒大物业表示,知悉上述质押担保后,开展内部监控检讨、人员调整等补救措施,并接受独立调查委员会建议,落实各项救济措施,持续向第三方及恒大集团开展追偿工作。
在内控上,为了未来业务规划及发展需要,恒大物业方面涉及该质押担保事件的所有董事已经全部离职,并委任了两名之前未在恒大集团担任管理职务的执行董事,优化公司治理及管理架构,增强其独立性及运营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参与了上述质押担保安排,中国恒大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夏海钧,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潘大荣,中国恒大子公司恒大集团执行总裁柯鹏等人也被要求辞去相关职务。
完成各项调查和内部调整后,恒大物业也在停牌了大约15个月后,实现复牌。与此同时,2023年11月末至2024年初,恒大物业旗下附属公司陆续对相关方发起诉讼,追偿被强制执行的款项。
如今来看,即便有法律背书,考虑到恒大方面当下的情况,上述款项能否如期归位仍存在很多未知因素。
恒大物业也明确表示,追回上述款项的金额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董事会预期诉讼不会对集团的日常业务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尚未完全结束。2021年时,由于资金被划拨,恒大物业的银行存款和现金同比大幅减少了超114亿元,仅剩约11.67亿元;直到2024年中期,其现金总额仍只有23亿元。此外,受质押担保事件的影响,恒大物业还在2023年、2024年共缴纳了约1.5亿元滞纳金,并产生了约6000万元诉讼费,均计入了行政开支中,拖累了利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