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小米汽车官宣与“蔚小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开展充电网络合作,三家共有上万根充电桩将全部入驻小米充电地图。“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过了‘单打独斗’的时期,产业融合、资源共享是重要发展趋势。”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合作的核心在于充电桩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记者留意到,小米并不是第一家在补能领域开放合作的车企。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多家车企也已实现互通,让车主随时随地能找到充电桩。
广州正在积极打造“超充之都”
在广州跑网约车15年的老梁,车子从油车换成了电车,见证了电车从“一桩难觅”到充电桩暴增,各品牌“互通使用”的历史。“现在广东省内基本没充电难这个烦恼,广州充电比加油方便,市区加油站数量可能都没充电站多。”中国充电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广东省公共充电桩总量达到65.3万台,是全国最多的省份,所占份额近1/5。
广州正在积极打造“超充之都”。截至今年6月,广州已经建成公私充电桩近20万台,让“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正成为现实。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472万辆。与此同时,截至今年11月,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346万台(中国充电联盟数据),目前车桩比为5:1,充电桩数量还是跟不上新能源汽车增长。
打破品牌壁垒、加强开放共享成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急剧增长,对充电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从技术上提升新能源车主充电体验、破解“补能焦虑”,还需要车企之间的合作。对此,小米董事长雷军明确表示:“小米已经建立了一些充电站,但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建设的计划。”在他看来,应将更多时间专注汽车制造,而补能网络上直接整合现有资源,既能减少重复建设,又能优化资源配置。
事实上,这也是很多车企的共同选择。当前不少车企已经就充电、换电组成生态联盟,打破品牌间的壁垒,实现补能网络的互联互通、加强开放共享已成近年普遍现象。2023年2月,广汽埃安就推出了针对非自身品牌用户适用的“百城千桩免费充”充电活动。近年,华为也建起超充联盟,汇聚了广汽、小鹏、一汽-大众、阿维塔、北汽、比亚迪、长城、江淮、理想、奇瑞、赛力斯在内的十多家车企。而在换电领域,蔚来也与猛士、一汽、长安、广汽、吉利、奇瑞、江淮、路特斯等组成了“换电联盟”,宁德时代也在12月18日,与长安、广汽、北汽、五菱、一汽官宣合作组成巧克力换电联盟。
互联互通只是第一步,业内认为,未来资源整合还应更高效。北京智锂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建华指出,行业还需要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公共平台,来解决不同企业运营商之间的互通互换问题,并构建充换电站智能控制的平台,通过对所有换电站的运营数据进行分析,来提高充电换电站服务的能力。
▍行业观察
车企正加速资源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
当前车企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正在加速发展,不止是在补能领域。在今年11月初,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零部件公司与长安汽车共同投资辰致科技,目的是为智能线控底盘系统搭建合作平台。业内普遍认为,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高效共享资源变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帮助车企降低成本,还能提升整体的竞争力。
“通过整合资源,车企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当前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已超过50%,稳住发展优势的产业基础,需要加强政策交流与行业协同建立标准层面的互认机制,包括检测认证、充电标准和碳核算,以此减少重复检测和贸易壁垒,这在近年出海时也非常关键。国金证券分析指出,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细分赛道的价格和产品竞争将会进一步激烈化,只有格局好的赛道优质龙头公司才能受益。
在国际层面这种整合也在发生,日本两大汽车集团本田与日产在12月23日宣布启动合并谈判,目标在2025年6月达成协议,三菱汽车也有望加入,共同开发新的软件,以及电动汽车技术,以应对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