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拉升,富临精工涨超10%,儒竞科技、埃夫特涨超8%,麦迪科技、软通动力等跟涨。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相关概念股多次拉升,数度掀涨停潮,这与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持续火爆,技术日渐成熟,以及产业链供应迅速布局等有关。在国内,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正在加速推进中。
11月20日,有着“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之称的优必选(09880.HK)发布公告,与承配人国泰君安国际、中信里昂证券及TradeGo Markets订立配售协议,按每股H股83.88港元价格配售合共700万股新H股,募资总额约为5.87亿港元。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约1.62%。本次配售完成后,优必选的H股共计将达到约4.32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的73.86%。
这也是优必选上市不到一年以来的第3次配售,前两次分别为:8月1日按每股92港元配售142万股,融资1.31亿港元;10月23日按每股86.18港元配售506万股,募资4.36亿港元。连同IPO在内,优必选已累计融资近22亿港元。
成人工智能“催化剂”
人形机器人,被高盛公司誉为“人工智能的催化剂”。根据高盛发布的2024年人形机器人专题报告数据,中国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已超过80家。也是在这份报告中,高盛推翻了之前的人形机器人预测报告,将原先估算的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达60亿美元的数据增加到了380亿美元,同时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将达140万台,这比原先的数据增加了4倍。
在这些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中,不少是原来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加码押注,比如飞沃科技、华玮科技等。就在不久前结束的高交会上,记者也在人形机器人馆看到了不少“老面孔”。比如,专注了多年送餐机器人的普渡,也推出了初代类人形机器人PUDU D7。
此外,还有各行各业新玩家的跨界“插足”。比如,11月6日,小鹏汽车的AI机器人Iron正式亮相。其采用仿人结构设计,身高178cm,体重70kg,拥有62个主动自由度,搭载AI鹰眼视觉系统,支持AI端到端大模型+强化学习。目前,这一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小鹏汽车厂“拧螺丝”。
小鹏汽车是继小米后,成为第二家走特斯拉Optimus路线的国内车企,两家企业的切入方式也较为相似,都是从四足机器人开始布局。汽车厂商热衷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与两个产业有共通之处相关。原特斯拉自动驾驶部门的负责人Andrej Karpathy曾表示,从本质上看,汽车也是机器人,在从汽车到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转移中工作量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工具都是现场的,且人形机器人产品会优先服务自家车厂,在工厂内进行技术孵化及完善,再走向市场。
多家公司披露调研情况
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人形机器人正以其巨大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年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投融资案例46起,投资金额共计116.8亿元,远超2023年全年(2023年人形机器人投融资案件共32起,投资金额共计59.19亿元)。
行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也稳步增长。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54家人形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合计营收2467.08亿元,同比增长9.21%;净利润139.4亿元,同比增长14.82%。其中有40家实现盈利,占比超70%。
此外,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概念在资本市场持续火爆,多家公司获机构扎堆调研,第四季度刚过半,就已经有不少公司披露了调研情况。
Wind数据显示,以中证主题指数(机器人成份)为口径,机构调研家数排名前六位的分别是中控技术(322家)、石头科技(245家)、科德数控(237家)、双环传动(161家)、大华股份(129家)、埃斯顿(116家)。其中,智能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斯顿为例,年初至今共接待了638家机构的59次调研。
在投融资方面,11月18日,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宣布完成5亿元战略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恒旭资本、香港投资公司HKIC、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更早前,另一家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也宣布已完成近3亿元Pre-A融资,由清流资本、元璟资本、阿里巴巴联合领投,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的原生性、突破性研发以及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