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10-05-15 08:37:12 股吧网页版
基金42起自购浮亏约6% 抄底抄在半山腰
  今年以来,基金发行再次掀起自购风潮。截至5月11日,共有16家基金公司先后42次自购旗下新发行的27只新基金。但随着大市的节节下行,除了债券型及货币型基金外,发生在偏股型基金及指数型基金上的自购已处于浮亏状态。
  数据显示,今年初当大盘在三千点附近徘徊时约有10家基金公司对旗下新基金进行自购。分公司来看,易方达今年以来对旗下的3只基金产品进行了18次申购,而广发、诺安、国泰等基金公司同期进行了3次申购,万家基金有两次申购,华夏、大成、南方等基金公司也有一次申购。
  从申购的基金类型上看,除去一次债券型基金及一次货币型基金外,其余40次自购目标皆是偏股型基金。对此,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基金自购的目的有二:一种是由于市场低迷但新基金发行需要冲两亿成立规模线,另一种是判断市场出现了阶段性底部而力图抄底。
  自购几近全被套
  但不管是出于哪种考虑,在大盘近期跌势不止的背景下,绝大多数自购已被套。从自购日到5月11日,内地共有27只公募基金出现自购,其间整体浮亏约6%。
  上海某券商分析师指出,由于基金公司持有自家开放式基金的期限不少于六个月,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基金公司不能赎回自己的基金,因此即便是今年一月份出现的基金公司自购,按照时间推算基金公司解禁赎回也将发生在下半年。
  与去年相关基金公司自购成功“抄底”不同,今年的自购目前已近全线被套。除去1月份最初掀开自购帷幕的华夏基金自购的旗下债券基金1.5亿外,其余则延续2009年的指数基金热,指基成为开年之初时基金公司自购的热门。
  以自购金额最大的易方达基金为例,根据记者查阅相关的公告,今年的二三月份,易方达基金公司总共动用7.5亿元资金对旗下的包括易方达50指基、易方达沪深300指基、易方达深证100联接基金自购。而从自购日到5月11日的统计周期内,上述三只基金的净值下跌幅度均超过10%,其中下跌幅度最大的是易方达深证100联接基金,约下跌12.5%。同样在1月下旬进行过自购的大成中证红利指数基金,其在上述统计期间的净值下跌幅度约为9%。
  除去指数基金外,发生在偏股型基金上的自购也同样是浮亏。广发基金在三月初分别动用5000万元申购广发聚瑞和广发小盘5000万元,从自购日到5月11日,聚瑞和小盘的亏损分别约为11.4%和13.6%。相对下跌幅度较小的是万家和谐精选,其在自购日到5月11日的周期中下跌约为3.6%。
  不过并非今年所有的自购都现浮亏。例如在1月份出现自购的货币型基金长信利息收益,在自购日到5月11日的统计周期内的净值约上涨7.64%。
  风向标失灵的背后
  5月13日,富国通胀通缩主题轮动基金和华安行业轮动基金正式宣告成立,其中华安的新基金中除去公司掏出3000万元自购外,员工自购还占基金总份额的比例0.5%,成为近期自购的一个高峰,这一数值逼近去年一季度时基金自购的高点民生新基的约1069万份。
  谈及下跌市中的自购,信达证券基金分析师刘明军表示,基金自购往往发生在市场连续下跌基民信心不稳赎回放量时,这时候一些基金公司会选择自购,而指数基金则往往作为突破口,一方面是由于其反映指数比较直接,同时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用也较偏股型低。
  而另一方面则是抄底的意图。从2009年的例子看,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通过自购抄底是比较成功的。去年一月份,上证指数在1800点一线徘徊时,华夏基金在月中将五只基金打开申购;8月初当上证指数在冲高3478点回落后,华夏基金又于8月26日宣布用1.5亿自购旗下包括华夏成长在内的三只基金,均较为成功抄底。同样,易方达基金也曾在2009年尝到过自购的甜头。该年年初,易方达基金曾动用2亿元资金自购易方达50指数基金,截至10月份赎回时,获利的幅度约为60%。
  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在市场出现震荡起伏时,大规模的基金公司自购会带有风向标的效应,然而今年较为密集发生在3000点一线的自购则让人大跌眼镜,按照目前300点的下跌幅度约是10%,而自购仅被套幅度6%尚属意料之中的范围。
  不过,中原证券基金分析师陈姗姗则表示,今年自购潮还有一层原因在于新的基金发行审核办法出台后,基金发行数量上升,部分基金公司的基金发行排期表密集,在档期冲突排期缩短的背景下,出手自购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
文章作者: 张桔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