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1-25 16:05:52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央企的市值管理考核会重燃“中特估”吗?

借用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近期的一个表态开启我们今天的讨论:“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环境下,清晰和明确的讯息格外重要,策略重点将使公众及持份者更加了解证监会的监管目标和政策。”

这点适用于香港市场,同样也适用于内地市场。对于当前情绪压倒基本面、交易因素持续引发负反馈的A股市场来说,亟需“真金白银的托举+清晰积极的政策表态”的双管齐下。所以,在神秘资金连续借道ETF做多后,我们等到了来自国常会、国资委、证监会等更多的增量信息。

1月22日,国常会强调,要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着力稳市场、稳信心。这是半年以来,国常会第二次提及资本市场,释放的“强心针”信号十分明显。

今天,国资委称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关注、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运用市场化的增持、回购等手段来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来更好地回报投资者。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

一连串的组合拳下来,除了呵护市场参与者情绪,我们能够察觉到,更长远的意义在于,在房地产供需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当下,资本市场作为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承接大量资本的“蓄水池”,其稳定健康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建设的一大重点换句话说,新旧动能转换期的低利率环境或许正是A股市场从融资市走向投资市的根本动力。如果明确这一点,对于当前的A股,我们其实没有必要被悲观情绪继续裹挟。

话说回来,如果这是大势所趋,那么什么样的资产会更加值得关注呢?

一个显而易见的切面是我们在《下一个经济周期对科创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可能在迎来一个历史性的科技周期》等前文中所说的新质生产力,另一个切面则是我们在《红利策略过热了吗?》中所说的分子端具备持续且稳定回报的资产,即能够提供稳定股息现金流的红利资产。而后者所代表的,或许正是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需求之下、价值投资的回归。这一点结合央企的市值管理考核会更好理解。$华泰柏瑞中证中央企业红利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0466)$

之所以强调央企的市值管理考核,是因为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主要分布在传统产业的央企在刻板印象里成长性的想象空间不及民企鲜明,因此投资者在横向定价时就容易忽视其稳定盈利的价值,造成部分央企在二级市场相较民企折价程度较深的现象。而这,其实是一个认知缺口,比如说,同样能赚钱、愿分红、增长平稳的股票在美股市场上估值显然是更高的。

如今,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对冲人口/杠杆/地产周期、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而面临外部逆全球化和制造业回流的挑战,能够整合更多资源的央企也需要站出来去承担更多国家战略。正如今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所说,“下一步,国资委将以央企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启航“两个行动”为抓手,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在央企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

简单来说,央企虽然传统意义上被认为缺少成长动能,但在经济出清的过程中,恰恰是这些“能赚钱、愿分红、增长平稳”的公司更具备并购扩张的底气。在后续的“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启航”中,也可能因为更充裕的资本而相对同行占据领先优势。更遑论央国企这一属性本身就是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时代课题的重要载体天然具有“走出去”以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的机会。

二十年前,在央企的业绩高增时代,相关上市公司也享受过如今日的新能源、硬科技一般的估值溢价。当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号角吹响,央企基本面改善的力量变得更强,其折价局面有望迎来实质性、持续性的改善,央企行情也有望在“中特估”引领下步入真正依托基本面的价值修复。

而在央企价值重估的过程中,持续分红正是创造回报能力的积极信号:一方面,有能力持续进行分红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构筑了自身的护城河;另一方面,分红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ROE。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始终认为,国企改革浪潮下,高分红特点的央国企是一条重要且清晰的投资思路。也是为什么在《红利策略过热了吗?》中,我们提出对红利策略的“基本面增强”可考虑选取分红能力与分红意愿俱强的央国企。$华泰柏瑞中证中央企业红利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0467)$

$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联接C(OTCFUND|012762)$

#牛回速归!上证重返2900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