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01 15:05:43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国泰基金魏伟:2024年中期信用债市场展望

在2024年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背景下,信用债市场的收益率逐步走低,各类资产的利差逐步压缩,引发了市场对未来趋势的深度思考,以及投资者如何抓住信用债市场的布局机会的思考。

山川共鉴,际会风云国泰基金2024年中期机构策略会上,国泰基金信用债基金经理魏伟分享了她对于2024年度中期信用债市场的展望。具体观点如下——

当前信用债收益率曲线持续走平,信用利差也接近历史低位。第二季度的债市主题仍然是钱多资产荒。在清理高成本银行存款和防止资金空转的背景下,债券收益率下行的趋势预计将进一步强化。

在非银体系旺盛的配置需求引导下,无风险收益率和信用债的收益率,都达到了历史新低,收益率的中枢下行约40BP。信用利差也压缩到了历史极值位置。虽然央行引导长端利率稳定,但是票息资产的稀缺,还是会推动信用利差持续压缩。

截至当下,十年期二级资本债和十年期国开债的利差水平已经空前压缩到了20BP以内;五年期的AA2城投债也表现出类似特征,其超额收益相对更加明显。

从供需角度着眼,在供需失衡背后,超长端的信用债活跃度有显著提升。二季度信用债的净融资额超4千亿元,其中城投债净融资为-91亿元,产业债净融资达到了约4300亿。其中,超长端产业债的发行规模也在不断创新高。

同时,基金、理财、保险和其他理财资金的净买入量已经超过1.5万亿元。根据当前政策推演,可以预测整体趋势在三季度维持不变,而城投债净供给相对偏弱。

上半年,五年期以上的超长端信用债发行规模显著增加,其发行量在信用债发行量的占比从2%迅速上涨至10%以上,该品种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这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超长端产业债整体带动了产业债的成交久期超过历史平均水平。在央行调控长端利率债,以及高息资产相对稀缺的背景下,可以预判资金后续可能还会向长久期的信用债和低等级信用债倾斜。

回顾二季度信用债市场状况,我们认为在当前利率下,其配置性价比有所凸显。投资组合在二季度延续过往的操作思路,保持仓位灵活,寻找利差扩大的配置机会,同时在绝对收益低位情况下应当保持谨慎,防止过多拉久期以及机构行为趋同所带来的波动放大。

操作方面,我们也抓住了3月底和4月底两次信用利差走扩的机会,超配了35年的信用债,在后续整个曲线走陡的过程中,卖出此类信用债来获取超额收益。其中,3月底和4月底明显看到,信用利差在调整过程中不断压低上限,在3月底的调整中还有2030BP,但4月底的调整中仅有1020BP,这是超强配置力量所带来的结果。

从当前的策略选择出发,信用债的配置性价比相对较低。相对而言,利率债的性价比更加明显,当前可能会选择牺牲部分票息收益,切换到相对强势且流动性高的品种。等待利差再次走扩时,再寻找配置信用债的机会。

展望2024年下半年的债市,我们认为利率中枢下行趋势将维持不变。在债务收缩和风险偏好持续降低的背景下,资产荒也将会持续。基本面和机构行为的角度来看,对于债市仍然是利多。

当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中性立场更多是受到外部掣肘。由于美国经济数据走弱,以及美联储降息概率有所上升,预计中国央行也会在美联储开始降息后放松货币政策。

目前债市最大的风险可能来自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官方媒体不断就长期利率、金融数据的认识,以及货币政策的框架调整等议题发声,预计未来债券市场将更多受到政策因素影响。同时,我们也不排除央行会在当市场情绪出现极端情况时,通过卖债等其他工具方式来引导市场走势。

展望下半年利率债市场仍将震荡走强。在三季度供给压力释放后,趋势性上涨的概率有望提高。同时关注潜在的事件性冲击,及其所带来的波段交易机会。

策略选择上,在当前失锚的环境中,与其去预判,反倒不如学习如何应对它。在当前收益率偏低,以及政策面带来的事件性冲击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应当针对曲线结构和机构行为的变化,来优化持仓结构,以快速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

经统计,利率债基久期中枢在2024年有所抬升,但信用债基的久期长期稳定在2左右,未来大幅度抬升的概率较为有限。

净融资方面,资金面目前并没有达到极其宽松的程度,净融资量也没有突破非常高的位置。各机构对于加杠杆的态度整体较为保守。因此,我们认为防御是当前环境中比较占优的策略。

城投债方面,该类票息资产的稀缺性较高,导致城投债收益率偏低。我们对此维持了谨慎态度,并等待利差调整的机会。目前,部分超长期城投债定价出现失真状况,使得其风险收益比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在非标和标债脱敏的情况下,目前难以直接预判未来走势,需要持续等待负面舆情或市场化经营的城投供给冲击,所带来收益率上行的配置机会。

目前,部分产业债集中在超长期端发行。我们也关注该品种的供给量提升,和市场调整带来的长久期品种的交易机会。

中期类产业债和煤炭、钢铁债等其他产业债的利差也已经来到了较低的位置,其相对于基本面盈利情况的性价比较低,部分头部煤炭、钢企的长久期的利差压缩机会值得关注。而短久期资产的配置性价比较低。

地产债方面,行业短期和中期的下行趋势难以扭转,应当持续谨慎观察。头部央企地产债的利差目前也较低,性价比并未凸显。

对于一般资质的央国企,我们会重点关注主体信用风险和收益性价比,严格控制参与期限。部分一年内央国企地产债的收益可能还具备一定优势。但对于期限利差更大的长期端地产债品种,我们会保持距离。

二级资本债方面,我们会加以区分。对于纯农商的品种,其绝对收益仍有性价比;二级资本债的收益率相对信用债整体略高还稍微高,我们保持配置型思路。对于大型股份行的二级资本债,其在整体持仓中是利率债的放大器,我们会捕捉波段交易的机会来加以布局,但不宜占比过高,否则会导致基金净值波动过大。

城投债策略方面,当前城投债的利率化特征较为明显,城投债的等级利差也已来到历史低位。舆情高压常态化的负面区域可能将进一步扩大,板块整体性价比不高。在一揽子化债政策预期稳定中,继续维持中性乐观的态度和配置思路。伴随发债政策转松,和35号退出机制的完善,叠加过往三季度的供给季节性的变化较小,预期城投债出现超预期增量的概率也较为有限。

我们注意到部分担保公司在增信存量个券,可能具有较高性价比。区域配置方面,我们认为国发20文出台后,省级归口管理态势依旧,颗粒度进一步放大,处于规避负面舆情的考虑,我们仍然建议在扛大旗的经济强省做中长期配置,同时保持主体的相对分散。

择券方面,上文已提及票息进一步下沉的性价比较低。我们建议保持投资组合的流动性,关注部分相对利差走扩后的机会。

对于2024年下半年的信用债投资策略,我们的组合在久期方面仍然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考虑到下半年收益率中枢持续下行,久期中枢可能还会进一步上修,整体偏向配置长久期资产,并在短久期资产执行交易策略。目前我们会去增加对Beta策略贡献收益的重视,同时等待利差波动捕捉Alpha收益。

在追求Alpha收益方面

我们的投资组合不仅会从板块和曲线的角度寻找机会,同时还会从个券中发掘收益空间。上述三种策略都会进行严密的风控,例如板块中会规避具有瑕疵的地产板块,曲线策略中也会避开超长端信用债,个券中也会避免一些存在显著经营压力和持续经营问题的个券主体。
杠杆方面

整体维持灵活中性,并在负债端整体稳定的条件下寻找合适时机增加杠杆。

$国泰惠丰纯债债券A(OTCFUND|007214)$$国泰惠丰纯债债券C(OTCFUND|021249)$$国泰合融纯债债券A(OTCFUND|008207)$$国泰丰鑫纯债债券(OTCFUND|007105)$$国泰嘉睿纯债债券A(OTCFUND|006475)$$国泰嘉睿纯债债券C(OTCFUND|016604)$$国泰农惠定期开放债券(OTCFUND|005816)$$国泰聚禾纯债债券(OTCFUND|006596)$$国泰聚瑞纯债债券A(OTCFUND|008206)$$国泰鑫享稳健6个月滚动持有债券(OTCFUND|011653)$

#发生了啥?半导体异动拉升##英伟达暴涨什么原因?影响几何?##7月收官 你的收益如何了?#

风险提示

直播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者投资基金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直播中信息仅供参考,前瞻性陈述具有不确定性风险,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依赖于本直播内容而采取的行为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谨慎投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