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04 11:20:08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M1统计口径修订背后,有哪些变化和影响?

12月2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

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那这次修订是出于什么考虑有哪些变化和影响?我们今天聊聊这个话题。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01 原先M0、M1、M2的含义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次修订的举动,我们先来认识下M0、M1、M2原先各自都代表什么。


M代表的是Money钱的首字母,后面加上数字代表级别。随着数字增长,级别也不断上升。它们均是反映货币供应量的指标。


M0是流通中现金,被称为基础货币,即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看得见的钱,与消费密切相关,是最活跃,流动性最好的钱。数值越高,往往说明老百姓手头越宽裕。


M1是在M0的基础上再加上企业活期存款,流动性较高。由于活期存款具有随时支取的特性,M1也就反映了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其增速越高,意味着企业的经营和融资活动更积极,更多的钱流向消费和企业扩大再生产,消费和终端市场更加活跃,往往被看作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


再看M2,是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它存款,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就是指M2,流动性较弱,反映了现实和潜在的购买力,更能够体现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02 这次变化有哪些?

三者的关系,概括来说就是M1=M0+企业活期存款,M2=M1+企业定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和其它存款。


此次修订的统计口径就是针对M1,会在现行M1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通俗点理解,原先包含在支付宝和微信等平台里带有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都会纳入到M1。在修订之前,这些原本是包含在M2中的。

03 修订后会有哪些影响?

那修订后M1指标有何变化?


中信证券对此进行了测算,以10月份的数据为例,修订前M1余额为63.34万亿元,同比增速为-6.10%,修订后M1余额为105万亿元,同比增速-2.3%(数据来源:中信证券,截至20241031)


从数值来看,修订前后的M1增速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但是修订后的M1增速波动会变得更加稳定。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M1-M2剪刀差备受市场关注。投资者普遍认为M1比M2增速更能反映企业经营活跃度。


如果M1增速小于M2增速,即M1-M2为负剪刀差,表明市场对经济悲观。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经济活力较弱,钱不愿意进入实体循环中,都堆积在金融体系内。


如果按修订后的统计口径测算,10月份M2与M1的增速剪刀差在也由13.60%下降至9.83%(数据来源:中信证券,截至20241031)


那为什么要调整M1的统计口径呢?


央行负责人表示,一是关于个人活期存款,在创设M1时,我国还没有个人银行卡,更无移动支付体系,个人活期存款无法用于即时转账支付,因此未包含在M1中。而随着支付手段的快速发展,目前个人活期存款已具备转账支付功能,无需取现可随时用于支付,与单位活期存款流动性相同,应将其计入M1。


二是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交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也应纳入M1。从国际上看,主要经济体M1统计口径大都包含个人活期性质的存款及其他高流动性的支付工具。


总的来说,此次口径调整并不会改变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转型方向央行也强调,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说理财的主要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摘自:南南说理财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意味着啥?#

#国产芯片大利好!半导体大涨#

#股市上涨能否促消费?#

#人形机器人赛道火热 泡沫还是风口?#

#A股12月怎么走?投资主线有哪些?#

风险提示: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本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