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引人瞩目的盛会,非国际消费电子展(CES)莫属。作为科技圈顶流,英伟达更是这场科技界“春晚”的重要看点之一。当地时间1月6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化身“美国队长”,正式发布了基于Blackwell架构的GPU RTX 5090。(华尔街见闻20250108)
英伟达的GPU,是为多个任务和应用设计的通用硬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作为主导全球的GPU企业,英伟达H100GPU数量一度成为了衡量大模型公司算力的指标,正如黄仁勋曾说:“英伟达是AI世界的引擎”,其软硬件生态也常被视为行业标准。
业内通常将算力看作计算、存储和网络互联的三项性能指标的结合。不可否认,算力确实对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至关重要。自全球算力需求暴涨以来,英伟达一手掌握了接近90%的市场份额,而AMD、英特尔及一众国产芯片厂商只能在其身后拼命追赶。(界面新闻20241202)
英伟达凭借以GPU为主的算力芯片垄断市场,算力竞争由此分化的更加具体,一些公司追求GPU在计算参数上追赶英伟达,另一些公司旨在提升GPU在存储上的性能表现。
实际上,全球头部科技企业,也正在掀起一股“去英伟达”的趋势。诸如微软、亚马逊、OpenAI和苹果等都有布局自研芯片的计划,支撑自身大模型训练以增强话语权。而这股趋势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英伟达营销人工智能“算力为王”的认知,已经被人工智能行业的新动向打破了。
过去一年,AI大模型行业几乎每个月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通过不断购买算力和数据,进行大规模实验,就能实现AI性能的不断优化,这种策略已经逐渐被全球大模型厂商“冷落”了,随着算力和数据的不断增加,现实世界用于大模型训练的数据,已经快“用完”了,AI行业开始发现一个问题——大语言模型进展开始变得越来越缓慢。
为了破解这一局面,各大AI公司都在积极探索,关注重点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两个关键词——“推理”和“效率”。按照DeepAI CEO的说法,其找到的可行性路径,就是回到模型架构本身的优化上,去优化模型的推理架构。前OpenAI联合创始人也认为,未来AI发展将聚焦于智能体、合成数据和推理时间计算,因此如何提高AI的推理效率,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华尔街见闻20241214)
要优化现有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归根到底是因为这些AI还不够“活”,目前部分人工智能是靠大量数据叠加出来答案,缺乏真正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虽然一些前沿大模型试图让大模型长时间思考模拟人类的思维推导,在一些问题上已经有一定效果,但真正落到具体应用场景里还不够成熟,在这一方面,中国的国产大模型可以说是“先发制人”了。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落地应用进展迅速。根据此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已达2.3亿人,人工智能核心产品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产业落地应用也在不断加快,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上游新闻20250109)
再来观察CES 2025可以发现,众多中国企业通过挖掘AI具体应用场景,推出了针对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AI耳机、AI眼镜、AI戒指等热门赛道自不用说,雷鸟创新、舜为科技、亿境虚拟、天键股份等多家国内企业携全新智能AR眼镜或AI眼镜技术方案亮相CES 2025。在出行领域,极氪、宝马、京东方等汽车厂商集中发布了基于AI大模型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助力打造未来智慧交通出行场景。(20250108中国证券报)
无论是科技巨头的自研创新,还是新兴企业的场景深耕,人工智能必将不断迎来新的飞跃。回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竞争的尽头到底在哪”这个最初的问题,宋老师认为,人工智能最终应该走向的,依旧是造福人类。
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有任何疑问或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华夏见龙精选混合(OTCFUND|008308)$
$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OTCFUND|003834)$
$华夏优势精选股票(OTCFUND|005894)$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OTCFUND|003567)$
$华夏军工安全混合A(OTCFUND|002251)$
$华夏产业升级混合A(OTCFUND|005774)$
$华夏大盘精选混合A(OTCFUND|000011)$
$华夏核心制造混合A(OTCFUND|012428)$
$华夏兴和混合A(OTCFUND|519918)$
$华夏半导体龙头混合发起A(OTCFUND|016500)$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大逆转就在1月底#
#高盛上调中国资产评级,股市拉升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