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是每周一篇的“基金投顾体验周记”,此为系列第31篇。
失败的“保卫战”
前期A股行情表现不佳,大量权益类基金投顾年内收益翻绿,不投一定比例美股的产品基本都绿了。基金投顾的年内正收益保卫战宣告失败。
其实失败也很正常,可以拿来参考的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跌幅超过10%,好的投顾可以超越市场表现,但是不能脱离市场表现。8个月的时间有10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不是大牛市还真是挺费劲的……而做到这一点,也就勉强打个平手,考虑到费用因素等,其实要做出11个百分点的超额才行。在当下这个市场状况,8个月跑赢11个百分点,算不算脱离市场的表现?我觉得算了……
不管怎么说,跑赢得多也没有用,毕竟还是亏钱的。这个时候还能坚定的人并不多,这也是人之常情。可能听过很多遍“别人恐惧我贪婪”,但是自己真害怕起来,别说贪婪了,不畏畏缩缩就不错了。知易行难,需要有经历有定力才能做得到。
质疑的声音
任何产品,绝对收益不太行的时候都是质疑声起的时候。当然,这主要是氛围的事儿,大家都赚钱的时候氛围好,相对收益再不行那不也赚到钱了嘛!大家都亏钱的时候氛围不太妙,相对收益再好那也是亏钱了啊!
最近有几个比较集中的质疑点,比如:
一是固定的投顾费率,这个并不是投顾机构层面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像基金管理费也是固定费率为主一样;
二是投顾费较高,这是投顾机构收支平衡的难题,发展初期投入大收入低,“收入低是基金投顾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句玩笑话,是真的;
三是业绩不太行,如果收支比较尴尬,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就比较弱,有能力的人不愿来,不过还是有些人能来的,但是这些人普遍属于原来都够不到门槛的,在实战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还是有实力的;
四是投顾不太用心,比如调仓频率低、幅度比较小,有的组合可能一年半载都不调仓。这可能需要详细说说。
用心可能体现不到面上
现在市面上有好多的投顾产品,有些产品确实是好久都没有调仓了,甚至成立一年多都没有动弹过。
这里并不排除个别产品被投顾机构遗忘了……(由于代销机构代销情况可能有差异,同一个组合上一个渠道就是一个产品,同一个组合上线10个销售机构就是10个产品,组合再多点,两三百个产品也不罕见,摊子铺太大遗漏些也比较正常)
更值得关注的是整体的调仓频率和调仓幅度都在下降,不仅仅是因为投顾有换手率方面的限制,更可能是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大家都比较慎重。在整个市场逻辑比较混乱的时期,一些偏中短期的考量可能并不好去兑现。
举个例子:正常投顾从提交调仓思路到走完流程,需要一周时间,之前AI行情大好的时候,连续涨一个礼拜是真正发生的,看好的指数基金可能在走流程的过程就有10多个百分点的涨幅了……当它行情不好的时候,连续跌一个礼拜也是真事,这追涨和逃顶不得被锤死?
这只是一个例子,还有其他的考量限制了高频大幅度的调仓。很多时候很多的准备是体现不在行动上的,在这种时候看得长远一些,不动还能应万变,其实才是最好的状态。不看调仓,且看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