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场持续震荡,伴随着港股调整接近支撑位,逆势资金回暖,产业资本回购和资金南下的意愿再次增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龙头科技股成为资金流入的主要方向,且这些公司也是2024年回购潮主力军。机构称港股估值全球占优,进可攻退可守,而恒生科技则是港股的锚,业绩确定性高。
南向资金抢筹港股意愿增强
近日,南向资金成为支撑港股的主要韧性项:
l 11月6日,单日净买入214.87亿港元,创今年内单日净买入新高,仅次于南向开通以来2021年1月18日、19日、27日的净买入额;
l 11月14日,单日净买入196.56亿港元,创今年内单日净买入次高;
l 上上周(11月11日到15日),南向净流入规模扩大至356.8亿港元,创今年内周度净买入次高;
l 11月18日,南向资金净流入再度破百亿港元;
l 截至11月22日,南向资金今年净流入金额已近6900亿港元,正式超过2020年度6721亿港元净流入额的历史高点,创造了2014年“互联互通”以来年度净流入金额的新高。
港股科技龙头成为近期南向资金流入的主要方向:
l 近1个月,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排名前10 的公司中共计有5家公司为恒生科技指数权重股,它们分别为阿里巴巴、小米集团、腾讯控股、美团、快手,其中阿里巴巴以近120亿港元的净买入额位列第一名;
l 近7日,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排名前10 的公司中也共计有6家公司为恒生科技指数权重股,它们分别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小米集团、快手、中芯国际,其中腾讯控股以超30亿港元的净买入额位列第一名。

产业资本依然积极回购
港股市场再次调整后,港股市场回购总额再次出现回升:
l 上上周(11.11~11.17)港股回购规模为33.8亿港元,较11.04~11.10这周的23.4亿港元有所增加;
l 截至11月22日,11月内港股已有89家公司进行回购,回购累计金额超130亿港元;
l 截至11月22日,港股市场年初至今已有264家公司回购,56家公司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超1亿港元,回购金额合计已超过2350亿港元,且远超港股市场去年全年回购金额总和(去年全年约为1269亿港元);
l 港股市场年初至今持续大额回购的公司中频频出现龙头科技股的身影,例如腾讯控股、美团-W、快手、小米集团,仅这四家公司的年内总回购金额就已经超过1300亿港元,若按照0.93的汇率来计算,仅这四家公司的总回购金额就已超1200亿人民币,和年内同期整个A股市场的回购金额(约为1554亿人民币)已经比较相近。

(以上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1-22)
扎实的业绩和较低的估值,或成资金抢筹“密码”
步入11月,各大科技公司陆续公布财报,部分龙头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增,业绩表现不错:
l 腾讯控股第三季度营收1671.9亿元,同比增长8%;归母净利润53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
l 阿里巴巴集团2025年财年二季度(截至2024-09-30止三个月内)业绩报告,实现收入2365.03亿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为435.47亿元,同比增长63%。
l 京东集团三季度营收为2604亿元,同比增加5.1%;归母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增长47.8%。
综上,互联网板块今年以来盈利持续改善,行业出清效果明显,龙头企业降本增效显著。表现不错的中报和三季报成绩,有望为后续大盘上行提供较为坚实的基础。
而从前瞻12个月EPS(连续值)来看,4月开始,恒指的业绩就开始不断上修,恒生科技指数成为带动上修的中坚力量。目前恒生科技指数业绩上修的幅度较大,已经较年初上修幅度高达33%。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认为恒生科技2025年的业绩会更好。国信证券指出,恒生科技是推动港股业绩上涨的重要力量,这些企业要么是互联网平台公司,要么是手机、造车龙头,要么是某些子行业龙头,由于它们在行业中的格局较好,自身又重视在过去的几年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回购股份,这使得其盈利能力快速改善,并对港股的整体好转贡献了较大力量。


最后,从市场估值层面来看,截止11月22日,代表港股科技板块的恒生科技指数,其最新市盈率(PETTM)为20.81倍,处于近3年13.61%的分位数,即当前估值低于近3年以来86%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较为低估区间。

(以上数据及信息来源:Wind,截至2024-11-22;《国信证券-港股2025年投资策略:估值全球占优,进可攻退可守-241120》)
港股科技赛道相关ETF: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支持T+0交易,标的指数高弹性、高成长,囊括港股上市的科技龙头,聚焦人工智能、平台经济、游戏传媒、智能车/新能源车、芯片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热门领域;
截至2024-11-22,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近70%)包括小米集团、美团、京东集团、腾讯控股、快手、阿里巴巴、理想汽车、中芯国际、网易、携程集团。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13402)$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3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