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2024年是指数基金发展的大年。尤其是ETF市场,更是呈现出战火燎原的态势。截止前11月份,股票型ETF规模达到了2.84万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了95.85%。
过去的11个月,ETF的靓丽表现不光体现在量的扩张上,也在业绩层面得到了显现。其中的佼佼者创业板50指数前11个月上涨了25.56%,领跑沪深两市主流代表性指数。
关于指数投资,沃伦巴菲特笃信:费率低廉的优质指数型基金长期可以战胜大部分主动管理型基金。但是,在中国市场上,一只优秀的指数基金还必须具备充足的流动性。
一切以数字说话。据Wind数据,截止2024年前11月,国内已成立的股票型ETF数量为822只。但是在11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9日),成交额在1亿元以上的ETF仅122只,占比不到15%;成交额超过1000万的ETF有440只,占比不到54%。
有过投资经验的人都知道,规模小的ETF流动性就差。投资者在买进和卖出时,会面临较高的冲击成本。甚至,今年以来还发生了因ETF规模小、投资者购买量不大却意外成为前十大持有者的情况。
在这里必须提一下华安基金旗下的创业板50ETF(159949),它是市面上规模领先的创业板50ETF,也是首只规模突破300亿元的创业板50ETF。
01 一个领跑指数
在2024年前11月的资本市场中,创业板50指数凭借25.56%的收益领跑沪深市场的主流指数。这一成绩远超上证指数的11.82%、沪深300指数的14.15%,还显著超越了科创50指数的18.24%、北证50指数的18.46%以及中证500指数的7.79%。这既彰显了创业板50指数的高成长性和市场吸引力,也反映了投资者对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企业的青睐与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50指数的强势表现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与美股市场的主要指数相比,该指数表现也毫不逊色。今年前11个月,它跑赢了道琼斯指数19.16%以及纳斯达克100指数24.39%的涨幅。
02 一个符合时代需求的指数
有道是“投资一定要顺势而为”。当前放眼全球,科技已成为驱动世界发展的核心动力;着眼国内,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与创新型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改革力量。面对这样的时代趋势,明智的投资者需敏锐洞察,紧跟科技发展与经济转型的步伐。创业板市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支柱,恰好满足了这一时代需求。
创业板,作为主板市场的有益补充,为那些尚未达到主板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了宝贵的融资机会和成长平台。创业板50指数,则是从创业板指数样本中精挑细选的日均成交额领先的50只股票组合,这些股票全面展现了创业板市场的动态与活力,同时凸显了高成长、高创新企业的独特价值。这种精心设计的编制方式,确保了指数的高流动性和广泛代表性,使创业板50指数在捕捉市场热点和趋势时具有显著优势。
创业板50指数的编制过程严谨而科学,它以创业板指数的100只样本股为基础,通过日均成交额的筛选,并结合自由流通市值进行加权处理。这种机制确保了入选股票不仅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还能在市场上保持高度活跃。此外,创业板50指数还会根据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成分股结构,以确保指数始终紧跟时代步伐,捕捉最新的市场机遇。
创业板50指数的行业分布高度聚焦于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如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通信以及计算机、互联网券商等科技赛道,其占比显著,合计超过指数权重的八成(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11月30,成分行业分布参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11月30日
这种行业布局不仅反映了当前科技创新的主流方向,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清晰的投资线索。在这些领域中,众多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企业不断涌现,成为推动创业板50指数持续攀升的重要力量。
从历史角度看,创业板50指数充分展现了其作为高成长性股票聚集地的特点。据Wind统计,截至2024年11月末,在创业板市场的众多企业中,有54家企业自上市以来股价实现了超过十倍的惊人增长。这些“牛股”大多集中在生物医药、锂电池、芯片、智能医疗、5G通信等新兴产业领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54家企业中有22家位列创业板50指数的成分股之中,占比超过4成,这进一步凸显了创业板50指数在发掘和培育高增长潜力股方面的卓越能力。
除了成分股的优异表现和行业布局的集中优势外,创业板50指数还具备根据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灵活调整的能力。这种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了指数能够紧跟市场步伐,始终站在市场前沿。
03 一个低估值绩优的指数
创业板50指数取得的佳绩,得益于其在估值、盈利能力、行业布局等多个维度的综合优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指数依旧具备了较为明显的低估值和绩优特征。
首先,从估值角度来看。据Wind统计,截至11月30日,创业板50指数的市盈率(PE,TTM)为31.8,处于上市以来的19.48%的分位点,远低于中位数49.33的水平。市净率方面,创业板50指数为4.54,处于上市以来23.78%的分位点,远低于5.79的中位数。这种相对低估的状态不仅为投资者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还为指数的后续攀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横向对比来看,与科创50、科创创业、创业板指数等同类指数相比,创业板50指数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而言,创业板50指数的市盈率显著低于科创50的86.19、科创创业的38.17及创业板指数的34.31,同时其市净率也低于这三项指数。这种相对低估值状态,使得创业板50指数具备了一定的吸引力。
除了显著的估值优势,创业板50指数在盈利方面同样有优势。截至2024年11月30日,创业板50的净资产收益率(ROE)高达11.2%,远高于科创50的4.13%、科创板的9.72%,以及万得全A的6.76%。同时,创业板50的每股收益为1.2元,也高于创业板指的0.94元和科创50的0.28元。这些强有力的数据清晰地表明,创业板50指数成分股具有显著的盈利能力,为指数的稳步上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进一步深入分析创业板50指数的成分股,不难发现,其产品市场竞争力尤为突出。这从销售毛利率数据中也能得到印证。截至2024年11月30日,创业板50指数成分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29.66%,接近30%的水平。相比之下,同期创业板为26.41%、沪深300为19.12%、上证为17.25%、万得全A为17.8%、科创50仅为5.62%。这充分证明了创业板50指数成分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上的显著优势。
从行业分布来看,创业板50指数的成分股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医药两个行业,合计权重占比超过50%。这两个行业在经历长时间的调整后,行业基本面正在显现一些积极的改变。新能源行业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先锋,过去多年发展迅速,一度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今年以来,国家有关方面积极布局,着手应对产能过剩的情况。而医药行业则凭借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具备良好的发展预期。。
从股价表现来看,医药行业这轮调整至今已持续45个月,这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新能源行业的调整也持续了27个月。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需求的回暖,这两个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周期,从而有望推动创业板50指数的进一步上涨。
04 创业板50ETF:精准捕捉指数增长机遇
在当今的资本市场中,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投资工具,正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其中,创业板50ETF(159949)作为跟踪创业板50指数的重要产品,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投资者通过投资创业板50ETF,能够轻松布局这些具有成长潜力的优质企业,共享创业板市场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收益。
创业板50ETF(159949)的规模也是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例如,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11月30日,创业板50ETF规模为301.92亿元,是国内规模领先的创业板50指数ETF,也是目前为止首只规模突破300亿元的创业板50指数ETF。规模越大意味着基金的流动性越好,投资者在买卖时更容易找到对手方,从而避免因为流动性不足而导致的交易成本上升或交易失败。
自9月24日本轮行情启动以来,华安创业板50ETF(159949)仅1个交易日成交额低于10亿元,其余多数时候成交额高于20亿。这对于那些积极交投的投资者而言尤为重要。
然而,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具备证券账户和交易ETF的资格。对于那些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同样可以通过华安创业板50ETF联接基金(A类160422/C类160424)来布局创业板50指数。
华安创业板50ETF联接基金作为场外基金,主要投资于创业板50ETF,实现对该指数的精准追踪。投资者能够便捷地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直销平台等多种渠道购买该基金产品,省去了开设证券账户及繁琐交易操作的麻烦。同时,该基金产品还提供了多种份额类别供投资者选择,包括A类份额和C类份额等,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05 最后的话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创业板50指数有望继续引领市场潮流,成为投资者布局未来的重要选择。创业板50ETF及其联接基金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投资渠道,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这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中来
当然,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投资创业板50ETF和华安创业板50ETF联接基金也不例外。像创业板50这样波动较大的指数,投资者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时,也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化。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的历史业绩不代表基金产品未来业绩表现。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请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