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一周市场整体回落。截至上周五收盘,沪指收于2704.09点,周跌2.23%;上证50收于2205.81点,周跌2.55%。
申万板块方面:仅计算机指数收涨;食品饮料指数、消费者服务指数、交通运输指数跌幅居前。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40917
假期期间市场都发生了哪些大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第一,央行公布8月金融数据!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6.3%,与上月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下降7.3%。今年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43万亿元。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5%;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32万亿元,8月末的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1%。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解读8月金融统计数据时表示,央行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调控力度,加快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摘要:“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02
第二,国家统计局70城房价数据出炉!
9月14日,国家统计局70城房价数据出炉。从数据来看,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下跌城市个数有所增加,其中,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降幅收窄,二手房价格环比降幅继续扩大。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只有上海和南京,二手房价格上涨的城市只有吉林。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已经连续6个月位居全国第一,二手房价格在连续2个月领涨全国后转为下跌,由上月的上涨0.1%转为下降0.6%。北京二手房价格也由上月的持平转为下降1%。
摘要:“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03
第三,港股回购突破2000亿港元!
在当前的港股市场中,股票回购现象日益成为一个显著的趋势。Wind数据显示,仅2024年9月16日,就有32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票回购,其中6家回购金额超过了千万港元。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回购金额已突破2000亿港元,超过2022年、2023年全年。
整体来看,2024年年初至今,港股市场已经有237只个股进行了回购,比去年同期增加92家;其中52只股票的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超过了1亿港元;合计回购金额2012亿港元,同比增长172%。回购家数、规模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摘要:“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04
第四,全球金融市场的重磅时间窗口来临!
本周,全球将开启“超级央行周”,金融市场最关注的焦点无疑是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公布的利率决议。
当前交易员正持续加大对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押注。根据芝商所(CME)的美联储观察工具,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升至59%,高于上周五的43%。
摘要:“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05
第五,金价再创新高,两大考验来了!
近日,现货黄金价格持续稳步攀升,持续突破多个点位,年内已超25次创下新纪录。本次创新高的最大原因,不仅是美联储降息预期,还有欧洲央行已正式公布的降息决定。
券商中国记者发现,黄金投资出现两个新现象:一是黄金主题ETF年内普遍浮盈可观,但桥水等提前布局着却于上半年陆续卖出。全球范围内,今年上半年全球黄金ETF共流出120吨,创下2013年以来同期新高。二是黄金股与黄金价格走势出现明显背离。如何处理这两个问题,再次对金价高位处的投资者提出考验。
摘要:“券商中国 ”微信公众号
06
第六,中秋假期首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超1700万人次 !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9月15日中秋小长假首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08.5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自9月14日至9月18日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期间,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铁路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
摘要:“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展望后市,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认为后续关注资金底部配置+政策催化带来的估值修复行情。Q2业绩环比走弱,在经济前瞻指标出现回升前,基本面到市场难言见底,继续保持耐心。
但年内仍存两大驱动因素:一方面,市场整体自下而上来看,A股估值分布已接近年初深度调整低点水平,对于投资者来说再次出现了大量的便宜筹码,资金低点布局或驱动市场估值修复。
另一方面,年内围绕消费或再展开新一轮财政刺激,若类似去年的发债动作能够维持,叠加降息通道或也进一步打开,从而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宽松有望更进一步。
#李大霄:2700或是A股历史大底#
$南方金ETF联接A(OTCFUND|018391)$
$南方中证房地产ETF发起联接A(OTCFUND|004642)$
摘自:南南说理财
风险提示: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本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