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1-11 06:24:06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天津
打卡第九天$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A$$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

#关注港股反弹#打卡第九天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A$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今天,我来做一下港股资本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港股历史发展的关键脉络
港股的历史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画卷,其发展历程对理解未来趋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初创期(1860 - 1968年)
港股市场的起源可追溯到1860年,英国商人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开启了股票交易的雏形,当时交易主要靠中间人撮合,没有固定的集中交易场所。1891年香港经济协会成立,1914年更名为香港交易所。在这一漫长的初创期,直至1968年,港股市场虽然有所发展,但上市公司数量有限,1968年底仅有59家上市企业,并且企业类型多集中在英资主导的行业,如保险、地产建筑等。这一时期的市场发展较为缓慢,受当时香港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以及英资企业的主导地位等因素的限制。
(二)发展期(1969 - 1986年)
这一时期是港股市场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1969年恒生银行推出恒生指数,为市场提供了一个衡量整体情况的重要指标。随着香港实体经济在60年代末的兴盛,工商业的融资需求剧增,而当时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要求严苛,这促使了新的证券交易所的诞生。1969 - 1972年间,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与原有的香港证券交易所形成了“四会鼎立”的局面。这种格局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市场的活跃度,恒生指数在1971年底到1973年3月9日期间从341点一路飙升至1774点。然而,随后由于世界局势动荡,如石油危机等因素,股市又大幅下跌。不过,香港政府逐渐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成熟期(1986 - 2000年)
1986年,“四所合并”形成了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结束了“四会鼎立”的状态,这一举措使港股市场走向统一化、规范化。联交所成立后积极迈向国际化,1987年成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会员。尽管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诸如1987年全球、1994年香港楼市与恒指成分股结构性调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众多挑战,但总体上港股市场在1991 - 1999年期间经历了一轮长达近10年的牛市,恒生指数从3000点上涨至17000点。
(四)中资化与互联互通时期(1990年代至今)
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资企业在港股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1993年青岛啤酒成为首只在港股上市的H股,此后H股在港股市场的市值占比和成交额占比不断提高,2007年H股企业市值占比达到50%以上,成交额占比达到60%左右。2014年沪港通开通,2016年深港通开通,两地的资金往来规模不断扩大,南下资金不断流入港股市场,为港股注入了新的活力。2018年港交所修订《主板上市规则》,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来港上市,并设立新的便利第二上市渠道接纳大中华及海外公司,这一举措标志着港股市场全面拥抱新经济,吸引了众多中概股回归。
二、港股资本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1. 全球经济环境
全球经济的走势对港股市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尽管全球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但总体上在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带动下,全球经济有望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美国经济在货币政策逐步调整的过程中,虽然增长稳健,但美联储降息空间有限。这种全球经济的复杂格局会影响港股市场的外部资金流入情况。新兴经济体与香港之间的贸易和资本往来将更加密切,为港股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2. 中国经济影响
中国经济是港股市场的重要支撑。中国经济的温和修复态势将为港股市场提供有利的宏观环境。中国政府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将持续发挥作用。例如,在货币政策方面,较低的利率环境可能促使更多资金流入股市;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加大对某些行业的扶持力度,从而带动相关港股企业的盈利增长。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可能利好建筑、建材等相关港股企业。
(二)盈利增长趋势
1. 温和增长的预期
预计2025年港股盈利增长将保持温和态势。从行业发展来看,不同行业的盈利增长情况有所差异。例如,消费电子行业随着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的逐步回升,相关企业的盈利有望改善;汽车行业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消费升级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浪潮推动下,港股中的汽车企业可能会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增长。
2. 风险因素
然而,盈利增长也存在潜在再下修风险。国内物价下行压力可能导致企业营收增长乏力,而中美贸易摩擦如果加剧,可能会对出口型港股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其订单量和利润率。此外,除非中国财政刺激规模超预期,否则难以吸引外资持续大规模流入,这也对整体盈利增长形成一定的制约。
(三)结构性机会
1. 行业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1)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巨头如腾讯、阿里巴巴在港股市场中具有重要的配置价值。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互联网企业在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广告等领域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例如,腾讯在游戏国际化、腾讯云服务市场拓展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阿里巴巴在电商全球化、金融科技等领域也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
(2)内需行业
消费电子和汽车等内需行业增长潜力巨大。消费电子方面,随着5G技术的普及,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汽车行业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港股中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受益于行业的发展。
(3)高分红行业
高分红的公用事业、金融和电信行业在未来将继续受到重视。公用事业企业如电力、水务等,由于其业务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分红回报;金融机构在利率稳定的环境下,净息差有望保持稳定,盈利稳定也有利于分红;电信企业随着5G网络建设的推进,用户ARPU值有望提升,盈利增长可期,分红也将保持稳定。
2. 政策刺激下的结构性机会
国家的政策导向将为港股市场带来结构性机会。例如,科技创新政策将利好港股中的科技公司,政府在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将有助于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扩大内需政策将进一步刺激消费电子、汽车等消费类行业的发展,企业在政策扶持下能够更好地拓展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四)市场波动与风险
1. 全球衰退风险
全球衰退风险仍然是港股市场面临的重要风险因素。如果全球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国际贸易将受到严重冲击,港股中的外向型企业订单量可能大幅减少,利润下滑。同时,全球经济衰退也可能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资金从港股市场流出。
2. 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尽管政府的政策对市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政策效果存在不确定性。例如,财政刺激政策可能因为资金分配不合理、项目执行不力等原因无法达到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货币政策如果未能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也难以对港股企业的盈利产生积极影响。
3. 地缘政治冲突
地缘政治冲突如台海局势、中美关系紧张等都对港股市场产生影响。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可能导致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投资者信心受挫,资金撤离港股市场,导致股市下跌。
(五)南向资金与流动性
1. 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
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将成为港股市场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南向资金不断增持港股,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生物科技等成长板块表现尤为明显。南向资金的流入不仅增加了港股市场的资金量,还提升了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市场的话语权。随着内地居民财富的增加以及投资渠道的不断完善,预计南向资金的流入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 市场流动性的改善
南向资金流入的同时也将带动港股市场流动性的改善。流动性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市场的交易活跃度,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于港股市场的小型企业来说,流动性的改善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从而提升企业的估值水平。
(六)上市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
1. 吸引新经济企业上市
2018年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后,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上市并设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这一改革举措吸引了众多新经济企业来港上市,未来将继续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中概股回归。例如,一些新兴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企业可能会选择在香港上市,为港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丰富市场的行业结构。
2. 提升市场竞争力
这些上市制度改革有助于提升港交所的竞争力。与其他国际证券交易所相比,港交所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包容的上市环境,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这将进一步提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流入港股市场。
港股资本市场在未来既面临着宏观经济环境改善、盈利增长、结构性机会、南向资金流入等诸多机遇,也需要应对市场波动、全球衰退风险、政策不确定性等挑战。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各种因素的变化,把握市场机会,合理评估风险,以实现投资目标。同时,港股市场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未来有望在全球资本市场格局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工银瑞信基金

#集体调整!沪指跌逾1%# #高盛上调中国资产评级,股市拉升在即?# #芯片板块走强,还能上车吗?# #美联储暗示暂停降息!如何应对?# #段永平浙大谈投资:最重要是不踩雷#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