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上证指数7年没创新高。
其实上证指数不仅是2015年6月12日当轮牛市最高点以来7年无新高,自2007年10月16日当轮牛市最高点以来,也没有创出新高记录。
同期深证成指也是相同的情况。
沪深300、中证800同期表现稍好一些,沪深300指数2021年初小幅短暂地突破过2015年牛市顶点,中证800指数2015年小幅短暂突破过2007年牛市顶点。
同期中证500、中证1000,2015年牛市时涨势强劲,强势突破了2007年牛市顶点,但2015年牛市之后就尚无抢眼表现了。
创业板指2010年5月31日才发布,2015年牛市涨得很猛,2015年牛市后虽有过强势表现,但暂未创下过新高。
这么一看,本想在大A赚点的小伙伴估计心里有点凉。
但如果再看一看同期权益基金的表现,小伙伴的感受又会有所不同。
2007年10月16日至今,主动股票型、混合型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01.90%、89.38%,215只主动权益基金中,5只涨幅超300%、18只涨幅超200%、85只涨幅超100%,18只收跌、12只跌幅超10%;17只指数型平均收益率13.87%,1只涨幅超100%、6只跌幅超10%。
2015年6月12日至今,主动股票型、混合型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5.33%、33.53%,1025只主动权益基金中,8只涨幅超200%、88只涨幅超100%,254只收跌、187只跌幅超10%;283只指数型平均收益率-5.60%,7只涨幅超100%、142只跌幅超10%。
可见,在大A诸多基准指数新高乏力的这些时间里,主动权益基金不仅同期表现大幅好于这些指数,而且当中不乏收益表现较令人满意的产品,而指数基金虽然相较大市的整体收益优势不强,但其中也有收益良好的基金。
主动权益基金相较大A的收益优势从何而来的呢?
在2007年以来、2015年以来的多年里,尽管整体视角看大A表现有限,但期间有过不少持续性良好的结构性机会。
对于主动管理型的权益基金来说,基金经理可以通过识别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力争捕捉收益、控制风险,当中投资能力较强的优秀基金经理,更是有望通过主动投资能力创造良好的长期回报。
而指数基金的投资受制于所跟踪的指数,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偏差,整体业绩难免不及主动权益基金。
但在指数基金中,由于指基能充分体现特定行业板块的市场表现,在相应的结构性行情期间,有过强势收益的指基不在少数。
同时,当中采用指数增强策略的指基,凭借较好的Alpha捕捉能力日积月累地积攒超额收益,不乏新高。
这其实也说明,权益基金值得我们给点信心。
指数基金由于指向性强且仓位高,借力指基进行资产配置会比较考验小伙伴对相关行业板块的理解与判断能力。
于对基金、对投资了解都较有限的小伙伴而言,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上更友好一些。
在不缺乏结构性机会的市场上,跟随那些投资能力确实优秀的基金经理,借力他们的主动投资能力,还是比较有机会实现良好的长期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