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3-08-15 10:10:25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江西
投资“中特估”,最具潜力的指数是这只

——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指数介绍


2022年11月21日易会满提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到现在,相信大家对中特的概念已经比较了解了,相关行情也已经领略到了。


在此背景下,华夏基金推出华夏中证香港内地国企ETF(简称:港股国企ETF,认购代码:513813;交易代码:513810),将港股国企一键打包,让投资者享受到挖掘港股内地国企价值洼地的红利。


下图为近十年万得中特估指数对比万得全A的走势,可以看到,中特估概念提出9个月以来,相关股票确实有一定的表现,带来了21.5%的超额收益。

但是客观的说,这个超额收益并不多,累计涨幅也不算大。为什么中特概念的雷声大、雨点小呢?究其原因:


一是近两年股市偏熊、经济较弱,国企普遍是大盘权重股,不太可能走出独立行情。


二是国企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即使变好了,投资者一时半会比较难转变(特别是外资)。


事实上,不管是从估值回归、高股息率还是基本面好转等维度来看,国有上市企业当前都具备不错的投资价值,有望迎来价值重塑。


(1)估值层面,国企偏向低估值板块,目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具备安全边际,并且价值风格有望持续跑赢成长风格。


(2)股息层面,国企板块普遍股息率较高且稳定,具有一定的防御属性。


(3)基本面层面,在国企改革政策的持续推进下,国企的盈利增速、盈利能力和经营性现金流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最近我在研究“中特估概念”指数的时候,发现一个不错的指数,近几年还没怎么涨,目前估值极低,股息率很高,具备非常好的投资潜力,给大家介绍一下——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指数


下图是该指数(黑线)近3年走势,对比恒生指数(蓝线)和沪深300(红线),基本上还没怎么涨。



一、指数简介


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指数(代码:H11153)是从中证香港100指数样本空间中,选取从选出市值最大的40个内地国企证券组成样本。


内地国有企业指的是:公司注册地在内地;营运中心在内地;主营收入50%以上来自内地。


该指数于2010年7月30日发布,以2007年12月31日为基日。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下图是行业分布情况,金融行业占比最大,其次是能源和通信。


从市值分布来看,基本上都是大盘股。27只个股市值大于1000亿港元,权重占比91.19%。


下图为该指数的前十权重,占比超过60%,囊括了国家重要行业的龙头,比如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中国石油等。



二、横向对比


目前市场上有基金跟踪的中特概念指数还有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 (000861)、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 (932039)、中证中央企业红利指数 (000825)等


从这几个指数近几年的走势来看,会发现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明显跑输其他指数。但如果观察历史走势,又会发现该指数在2019年本来是表现最好的指数。2019年之后,港股持续低迷,拖累了中证香港内地国企指数的表现。下图是2019年以来的走势对比,落后巨大!


其实概念很接近,甚至部分公司都相同,只是板块不同,却产生这么巨大的剪刀差。我认为这种情形不会持续很久,后续应该会收敛。


如果中特估真的有投资价值,那么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之前的下跌是把弹簧压的更紧了,后续可能会有更大的上涨弹性,最终还是会追上A股这边。


如果中特估没什么投资价值,那么A股这边的中特估指数最终也会跌下来,回到差不多的位置,至少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已经跌不动了。


对比估值,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指数估值为6.27倍,远低于沪深300的13.09倍、中证500的17.68倍、中证1000的22.90倍以及内地民营指数的26.40倍。


对比股息率,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指数股息率(近12个月)为7.24%,远高于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主流宽基指数,甚至高过绝大部分固收类投资品种的年化收益率。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是不是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指数成分股更差,所以才跑输?事实上,中特估指数很多都持仓的公司是一样的。目前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指数成分股中有22家公司同时在港股和A股上市,但是香港上市的股价相对于A股平均折价了66%!!!甚至高于整体AH股的折价水平。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折价呢?一方面是港股近几年表现不好;另一方面是外资对中国不了解,天生对我们的国企有种不信任感,给与的估值更低。



三、投资价值分析


1、中特估理论带动国企迎来价值重估


目前中国A股上市公司共有国企1331家,其中央企435家,地方国企896家。2022年央企上缴税费超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远高于全国税收同比增长率-3.5%,绝对是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随着中特估理论的提出,相当一部分国企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首先,国企的战略意义进一步提升。国企集中于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为粮食安全、资源安全、供应链安全保驾护航,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这些价值不能简单地用盈利水平来考核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科技自立自强、统筹发展与安全被多次提及,这进一步提升了国企的战略意义。


其次,在承担义务的同时,国企也享受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掌握壁垒优势、获得优惠政策、低息贷款等,还能获得中国政府的背书夸张点说,有些国企即使亏损很多也不会倒闭,投资风险也相应会小一些。


第三,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民营企业从盈利的角度考虑,往往会选择收缩投资,而国企往往会在政府主导下进行逆向投资,随着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国企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资产负债表扩张的主体部门。


第四,国企考核制度改变,新增ROE等指标回应资本市场关切。2023年央企的考核改为“一利五率”,目标是“一增一稳四提升”。有利益提升盈利能力、盈利质量和现金流。



2、港股已经来到历史低位


港股近几年的跌跌不休,大家可能对抄底港股有点害怕了。但是再怎么跌也是有底的,从长周期的视角来看,港股目前处于极低的点位。


恒生指数处于360月均线支撑位,2022年曾历史上首次跌破360月均线。以前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也未曾跌破240月均线,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预计在此位置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这种超跌主要还是因为港股国际化的属性——分子端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影响,分母端受到美联储政策影响。之前是两端都不利,但是后续有可能同时迎来利好——分子端国内经济缓慢复苏,分母端美联储加息已经即将见顶。后续向上的弹性可能会更大。



3、价值风格表现好于成长风格


过去几年,市场演绎了极致的成长行情。2022年以来,价值风格回归开始跑赢成长风格。目前这种趋势似乎还在持续中


国企板块的低估值特征显著,并且具备更好的确定性,是参与价值风格的不错选择,同期国企板块整体表现也好于价值板块。



4、具有高分红属性


根据历史规律,流动性偏紧的阶段,红利风格往往会表现好于大盘。以美联储开启本轮加息周期的2022年3月16日为起点拉个数据。


该阶段,中证红利(上图红线)表现明显好于沪深300(蓝线),而中证央企红利(黑线)的表现又好于中证红利。说明本轮行情依旧符合上述规律。


国企股息率本来就高于民企,港股国企股息率又高于A股国企,也高于港股非国企。超过90%的港股央企3年平均分红率超过10%,而仅有近45%的港股非央企3年平均分红率超过10%。


高股息不仅提升了投资的胜率,也带来了一定的防御属性。


结语:我们投资中特估的目的,就是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环境下寻找确定性,抓准这些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相比A股国企,港股国企具备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累计涨幅更小的优势,我认为当下更值得投资者关注。


跟踪该指数的港股国企ETF(认购代码:513813;交易代码:513810),今天是发行的最后一天。拟任基金经理华龙,硕士学位,2016年7月加入华夏基金,历任数量投资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副总裁,具备丰富的指数产品投研经验。


ETF类产品是华夏基金的“强项”。截至2022年末,华夏基金旗下被动权益产品管理规模超过3400亿元,是境内首家权益ETF规模突破2000亿元的基金公司,并连续17年稳居第一。此外,华夏基金也是境内唯一一家连续七年获评“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的基金公司,指数投资实力备受权威认可(奖项评奖年度:2015-2021年度,中国证券报)。


看好中特估、港股、价值板块、高股息板块的投资者,都可以关注一下这只港股国企ETF(认购代码:513813;交易代码:513810)


零城投资,专注基金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相关分析文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