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保险公司的决策者陷入了一种两难境地:不卖增额寿,短期数据难看;卖,长期风险巨大。
近期,社交媒体上一篇“中英人寿背刺老客户”的帖子格外扎眼。
帖子中提到的福满盈3.0,是中英人寿2025年开门红主打的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
相对2022年分红实现率全部达到100%的33款分红产品,尽管公司产品整体分红实现率出现下滑,中英人寿在增额终身寿险(以下简称增额寿)市场的扩张策略依然显而易见。
“TOP5”向来是每家寿险公司的主打产品,也是险企的重点收入来源。从2021年至2023年74家保险公司“TOP5”产品数据不难窥见,各大小险企均在抢卖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以中英人寿为例,2023年报中前五大产品原保费收入60亿元,清一色都是增额寿。
而在2019年以前,其TOP5产品榜上并无增额寿的席位。
与中英人寿类似的,在近5年卖力布局增额终身寿险的,还有中邮人寿、百年人寿等。比如某大型保司,其2023年前五大产品原保费收入520亿左右,其中三款是增额寿,合计超过260亿。
即便保险公司最高决策层,对增额终身寿险所蕴含的潜在风险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然而,他们在面对产品布局时,陷入了一种两难境地:
不卖,短期数据难看;卖,长期风险巨大。
在保费收入下降等诸多压力下,生存比“长期风险”,显然更迫在眉睫。抢卖增额寿稳住保费基本盘,以及在长期风险中寻求平衡,是许多保险公司新一年亟需解决的战略课题。
01 饮鸩止渴
保险公司抢卖增额寿,某种程度上,也是求生存的不得之举。
曾经,作为保险公司收入重点来源的重疾险产品,每年几千元的保费对标20-30万的保额,一度非常适合二三线城市及中产客群,也是大量下沉市场代理人的主打产品。
然而,近几年来,重疾险销售面临内外双重压力:
于外,疫情以来居民收入下降,消费者对于“消费型”保险产品的购买意愿降低;于内,代理人改革、基层机构裁撤导致人力流失。
双面夹击下,重疾险保费增速自2020年以来持续低迷。既要弥补保费缺口,又要保证期交比重,还要稳住价值水平,险企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一线城市,向更具消费能力的客户营销增额寿等件均保费收入较高的寿险产品。
与此同时,股市震荡、基金亏损、理财破净、利率下行能一连串投资难题,迫使消费者寻找到“稳定且具有较高收益”的投资产品。
险企销售团队发现,以增额寿为代表的固定收益型寿险产品,形态相对简单灵活,并且能够锁定利率,恰恰能满足这部分客群的需求。
加之销售一份增额寿所获得的佣金收入,远高于数份重疾险,激发一线销售更加热切推销,甚至利用预定利率的下调趋势营销炒作,引导消费者将增额寿视为“长期储蓄”产品。
如此一来,投资者对保险股的负债端增长感到满意;投保人对获得“高收益”产品感到高兴,销售人员因获得高佣金而积极销售,保险公司则因保费收入的增长而一拥而上。
这种相互促进、层层加码的“多向奔赴”,使得原本作为弥补保费的过渡性产品——增额寿,逐渐转变为保险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从2022年74家寿险公司披露的保费排名前五产品情况来看,终身寿险的保费超3880亿,增速高达61.7%,首次超越两全险,成为热销产品规模最大的险类。
其中,33家险企销量第一的产品,是增额寿。到2023年,这一数字上升到44家公司——终身寿险的保费超5794亿,增速高达49.33%。
业内人士透露,2024年全年,连以稳健著称的$中国人寿(SH601628)$,其增额寿份额占比也将高达10%以上。
树大招风,增额寿早已引发多重警示。其中,不乏来自监管的风险提示,主要集中在警惕增额寿的误导宣传,以及人身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
02 “定时炸弹”
利差损风险是指在产品上市后,保险公司实际的资金运用收益率低于其定价时的预定利率,从而蒙受经济损失。
对于消费者而言,增额寿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在于其保障期长、久期长(接近甚至超过20年)、产品发行后预定利率保持固定,承诺持续支付最初约定的保证收益。
这一优势,在利率下行通道更为显著。但如果市场利率在短时期大幅下降,并持续较长时间,由于保险资金运用中超过一半是银行存款和债券,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则必然大幅下降。
比如,预定利率3.5%的产品,其打平收益率基本在3.0%以上,甚至可能接近3.5%,其现金价值是确定的。而当前各大行5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调至1.55%,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跌至1.7%。
保险公司必须找到同样长期、无风险且收益高的投资方式以匹配负债成本,否则将面临利差损风险。否则,以当下的投资收益条件,基本上卖一单、以后亏一单。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此类产品缴费期十分之长。这意味着,有持续高负债成本的钱流向保险公司,潜在风险也随之累积。
上个世纪90年代,各大保司就发售过大量预定利率偏高的长期人寿保单。随着利率快速下降,这些保单产生了巨大的利差损。其中,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保寿险首当其冲。
高盛曾发布研究报告称,上述三大寿险公司潜在利差损约有320亿元至760亿元规模。中金公司也在2007年提到,平安人寿将长期受利差损保单的困扰。根据平安测算,在目前的投资环境和投资假设下,这些保单所隐含的亏损超过200亿元,而峰值时(2050年前后)的亏损将在400亿元左右。
马明哲在投资者说明会上也做过反思:平安在1996年至1999年6月期间销售了高利率保单,平均利率为6.9%。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人寿后来靠剥离的“美容手术”,把包袱留给了母公司和财政部。而市场化的平安人寿和太保寿险,不得不苦练内功,自我消化。
还有保险公司采用协商退保、保单新老划断等手段自救。
利率下行的风险不言自明,即使利率上调,鉴于增额寿为客户提供灵活提取——每年最多提取20%的现金价值,或一次性退保服务——如果利率返回到3.5%或更高,必然引发部分投机客退保。
届时,保险公司必须准备足够的现金以应对退保需求,否则将面临挤兑风险。
因此,无论利率下降或上调,增额寿对保险公司而言,本质上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03 转型之困
每一次预定利率下调,都会促成增额寿一轮热卖。自2019年9月预定利率从4.025%调整为3.5%后,传统型增额寿逐渐成为行业主流产品。
直到2023年7月31日预定利率再次下调至3.0%,传统型增额寿又风风火火卖了13个月。到去年的8月31日之前,增额寿更是代理人和银行理财经理,争相热推的火爆产品。
目前,传统型增额寿的预定利率暂时停留在2.5%。以史为鉴,利率快速下滑积累的势能,令保司对增额寿倍感“如芒在背”,开始主动压降产品规模。
从今年开门红情况看,大部分保司高管意识到了正在迫近的风险,试图转向分红险。
2024年9月,新“国十条”指出要推进产品转型升级,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降低负债保证成本。为适应监管的风向,同时也因为预定利率2.5%的产品吸引力有限,保险公司纷纷转型销售分红型增额寿。
一则降低刚性负债成本,防范利差损风险;二则发挥分红险特性,满足客户弹性收益需求。
但从8月以来的市场反响来看,风险厌恶型消费者并不买账。此外,各大保司2023年分红实现率均不甚理想,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的投保热情。
产品转型成为行业之困。有的保险公司选择“躺平”,又把销售主力放在传统型增额寿上。
目前看来,虽然分红险是保司转型选择的重点方向,但不仅难以撑起行业未来的市场基本盘,就连能不能扛起2025年“开门红”大旗,也充满了疑问。
另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增额寿本是过渡性产品,为何在一轮又一轮的周期更迭中,被反复寄予“担起大旗”的希望?
(来源:阿尔法工场金融家的财富号 2025-01-02 11:48)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