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同花顺iFind企业库资料显示,香港上市金融科技公司陆金所控股的运营主体公司上海陆金所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发生了工商变更,董事会成员彭利和胡珊相继卸任董事职务,很显然很快陆金所将宣布新的董事会任命人选,董事层会迎来一波重大人事调整。
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的表现来看,陆金所的状况有些不尽人意。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84.83亿元,同比锐减32.54%,相比上年同期由盈利转向亏损,亏损额达到22.85亿元,而上年同期则是18.67亿元,今昔相比往昔大相径庭。
其中今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是55.43亿元,亏损额为7.25亿元,业绩逐季下行的趋势尤为明显。
陆金所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小微融资+消费金融”双引擎驱动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虽然三季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陆金所控股累计服务约2480万客户,同比增24.1%。赋能的贷款余额为2131亿元,二季度新增贷款505亿元。三季度消费金融余额464亿元,同比增28.7%;新增贷款264亿,同比增长27.8%,占总新增贷款的52%。
然而换一个角度看,状况并不是如此喜人。陆金所消费金融业务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贷款余额为人民币464亿元,同比增加28.7%。但是陆金所的总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13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1.8%。利息净收入为26.87亿元,同比下降18.8%。
陆金所解释称,主要是由于贷款余额减少,部分被本公司消费金融业务的净利息收入增加所抵销。
另外,由于退出了部分转介业务,贷款余额减少导致零售信贷服务费减少,今年第3季度陆金所技术平台收入只有16.33亿元,同比下降了49.9%。
陆金所一方面面临普惠贷款需求持续疲软的问题,另一方面资产质量也面临着较大的减值压力。
陆金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贷款总额(不包括消费金融子公司)的30天以上逾期率为5.2%,一般无抵押贷款的30天以上逾期率为5.5%,有抵押贷款的30天以上逾期率为4.5%。同期,贷款总额(不包括消费金融子公司)的90天以上逾期率为3.2%,一般无抵押贷款的90天以上逾期率为3.4%,有抵押贷款的90天以上逾期率为2.5%。
第三方面是面临融资担保模式所造成的风险准备金计提金额大幅上升,削弱了利润额度。虽然陆金所宣称,已获得充足的信贷额度及资金合作伙伴,以支持公司的100%担保模式,但是逻辑悖论也相当突出:如果陆金所对贷款业务有足够风控能力,为何没能把贷款规模越拓越大,反而是规模还会下降,以至于去年第四季度走上轻资本的担保模式?
另外,虽然消费金融市场存在着庞大的拓展空间,但实际上当下国内多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选择主动战略收缩,资产、营收和贷款余额等规模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虽然陆金所消费贷款增长势头强劲,但是目前规模较小,起步相对较晚, 拓展较大的市场规模依然相对较为艰难。虽然陆金所公布其消费金融业务的不良贷款率降至1.2%,相较二季度的1.4%有所改善,但是对比之下2024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却是1.42%,陆金所的消费贷款用户的信用水平难道等于甚至高于平安银行的个人贷款用户吗?基于这一点,陆金所消费金融的资产质量让人有点困惑。
近年来陆金所的人员规模,已经昭示了其探索新业务的急切。去年末陆金所的员工只有36215人了,跟2020年末相比减少了3万人,而且最突出的是减少的人员几乎全是销售及营销岗位人员,陆金所的业务范围也从300个城市收缩到146个。
(来源:财经野武士的财富号 2024-11-13 15:44)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