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沪指上涨0.23%,深成指下跌0.29%,创业板指下跌0.69%。市场成交额不足8000亿元,行业板块涨少跌多,纺织服装板块掀起涨停潮,电力、港口、保险、银行板块涨幅居前,农牧饲渔、旅游酒店、食品饮料、半导体板块大跌。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67亿元。今天沪深两市的成交量加起来是7531亿,比起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地量7710亿,还要少200亿左右。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一个下跌的过程中,市场要止跌,缩量就是前提。但也同时带来一个软肋——缩量只能止跌,并不能回攻,更不可能产生反转。如果市场要止跌回稳,就需要增量资金的加持,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的。今天开盘之后,上证指数就低探了3049点,和前期的低点3023点相比仅咫尺之遥。之后整个市场在大金融的带动之下,反复的走强。三大指数都一度翻红,但是收盘的时候,指数又是震荡回落。上证指数在3100点上得而复失,最后只有0.23%的涨幅。深成指跌了0.29%,创业板跌了0.69%。应该讲今天的走势差强人意,既没有失去3000点,同时也没回攻3100点。A股走出这么一个走势,真的是让人非常尴尬。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今天盘中实际上是有好消息的。今天下午开盘之后,盘中就有消息:证监会传达学习4月22日上午金融委专题会议关于贯彻近日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工作重要会议精神的部署,分析了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敏感问题,研究了应对措施和政策储备,对近期国务院金融委有关安排进行再落实、再推动。针对资本市场,无非就是四个重点: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引导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潜力,进一步提升市场韧性,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昨天监管层也召开全国社保基金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理财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会议提出,养老金、银行保险机构和各类资管机构应进一步扩大权益投资比例。应该讲证监会救市,不仅仅是救在了嘴上、救在了讲话中、救在会议的报告中,而且也落实到了行动上。昨天的座谈会,就是一个具体的措施,应该讲正在组织资金进场干预。但是能不能立刻得到市场的响应,尤其是机构的响应,今天从成交量上就可以看出端倪来了——这种响应不是立竿见影的。为什么这么讲?对比一下3月16日的救市和今天的会议,就知道差别还是很大的。同样盘中发布救市的消息,在3月16日那天,市场是放量反弹:上证指数涨了3.48%,深成指涨了了4.02%,创业板指最夸张,涨了5.20%。但是今天红盘的仅仅只有上证指数,而且还是在大金融的发力之下,原因就在于增量资金没有及时到位。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真的是真理。后面就要看是不是救市的资金能够按部就班的进场。
我们知道之前证监会同国资委、全国工商联联合发文,面对低估值的大盘指标股,实际上是有进场增持股票的要求。但是到今天,我们也没看到有哪几家宣布了增持,这是一个很遗憾的地方。现在救市靠什么?靠散户肯定是不行,散户有心无力;靠机构,尤其是公募行不行呢?公募现在也是面临着赎回的压力,已经赔的一塌糊涂;那么靠公司上市公司行不行?靠不了!发了文也没见哪家大股东有所行动。所以现在真正要救市,恐怕只能靠管理层亲自下场来注资。立竿见影的资金是谁呢?现在反应最敏感的,也最讲政治的,居然是北向资金。我们看到今天北向资金净流入67.65亿,在大盘如此紧要关头,北向资金如此果断、坚定的操作,应该讲是给了市场一丝亮色,给了大家一点信心,同时也给了大家一点希望,这三个一点是很难得的。今天北向资金的进场,不是等待消息之后,而是开盘就持续的流入。不管是沪股通,还是深股通,都是净流入的。沪股通流入30亿左右,深股通流入了26亿,我们希望北向资金能够成为一个风向标。北向资金的加仓行为发生在眼前的市场环境中是非常难得的,因为随着美联储鹰派言论占据上风,美元加息是势在必行的。这就会导致美元回流,现在人民币汇率重返6.49的位置,可见资本外流的压力其实是不小的。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北向还能逆势而上的确是比较难得的。(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构成操作建议)
(来源:Tiger先生的财富号 2022-04-22 19:30)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