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二季度以及2024年上半年财报的陆续揭晓,各大跨国医药公司(MNC)的经营状况基本浮出水面。
整体来看,跨国制药巨头们仍呈现增长趋势,重磅药物增长强劲,但也有多款明星产品面临专利到期的困境。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在围绕临床需求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塑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打造新增长点的关键。
拳头产品是业绩提升关键
强生是最早发布财报的跨国药企,其业绩整体表现出色。2023年,在完成消费者保健业务剥离后,强生在今年5月出售了其在Kenvue公司9.5%的剩余股份,更加专注于利润率更高的制药和医疗器械,整合制药(原杨森后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医疗科技两大业务。
强生上半年整体营收438.3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创新制药收入144.9亿美元,同比增长5.5%;医疗科技收入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2.2%。肿瘤与自免领域作为强生的重要业绩支柱,占据其新药业务近七成的收入。
罗氏依靠255.73亿美元制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和81.46亿美元诊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位居第二。默沙东稳居第三,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收318.87亿美元,同比增长8%。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上半年总营收规模仅有辉瑞呈现负增长。从营收增速来看,诺和诺德、阿斯利康表现较为亮眼,分别为25%、18%,其他MNC呈个位数增长。
记者发现,“明星产品”的销量增速往往是影响业绩表现最为关键的因素。
2024年上半年,达雷妥尤单抗取代乌司奴单抗成为强生销售额最高的产品,这两款药在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都超过了50亿美元。
默沙东旗下新任“药王”帕博利珠单抗销售额继续创新高,上半年贡献了142.17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速为18%。
诺和诺德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司美格鲁肽的全球热卖,司美格鲁肽三款产品上半年合计实现886.52亿丹麦克朗的营收,即128.69亿美元,占诺和诺德总营收的三分之二。
阿斯利康业绩增速主要得益于肿瘤业务。首先是,明星产品德曲妥珠单抗表现突出,上半年实现营收9.3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次是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业务部中的拳头产品达格列净实现营收38.36亿美元,同比增长38%。
中国区依旧是MNC“战略要塞”
在中国区,跨国药企的业绩同样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诺华中国凭借29%的增速一骑绝尘,再次成为跨国药企中国区增速第一的企业。从营收规模来看,默沙东、阿斯利康和罗氏在中国区位居前三,均超过30亿美元。
其中,默沙东中国区的营收出现微幅下滑。尽管公司未直接阐明下滑原因,但市场普遍猜测与HPV疫苗在中国区的销售额有关。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因发货时间安排而有所下降,抵消了业绩的增长。国内同类竞品的加速布局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默沙东HPV疫苗在全球仍然保持了增长,全球主要增长产品的强劲需求帮助公司上调了全年销售展望,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收入将达到634亿至644亿美元,同比增长5%至7%。
多家药企直言,其“明星产品”在中国的表现尤其亮眼,例如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阿特珠单抗、法瑞西单抗;默沙东的奥拉帕尼、莱特莫韦;阿斯利康的德瓦鲁单抗、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以及GSK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等。其中部分产品甚至被指出其在中国的营收增长抵消了其他地区的下滑。
加码并购打造新增长点
各大MNC在半年报中披露的增速亮点、布局管线,也透露出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行业的演变路径,多家公司在加速培育接棒品种以减缓部门业务反应疲软带来的销售冲击。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领域依然是全球医药研发的热点。2024年初,罗氏从宜联生物引进了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候选产品YL211并对其寄予厚望,期望其能成为下一个销售额达10亿美元的ADC药物。
默沙东在上半年以220亿美元收购了第一三共的三款ADC药物,同时默沙东还积极探索这些ADC药物单药使用以及与PD-1联合使用的治疗潜力。
辉瑞上半年肿瘤业务收入75.05亿美元,同比增长2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恩扎卢胺的表现,以及通过收购Seagen公司所获得的ADC产品的贡献。此前,辉瑞以430亿美元的巨资收购Seagen,随着收购的顺利完成,辉瑞的ADC药物已有6个。
核药领域也正逐渐成为医药行业的新热点。2024上半年,诺华的两款核药Pluvicto和Lutathera销量分别实现了44%和17%的增长,销售收入分别达7亿美元和3亿美元。诺华上半年总营收达到24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也实现了43%的同比增长,达到59亿美元。诺华今年5月还宣布以17.5亿美元的总价收购专注于新型靶向肽放射性药物的Mariana Oncology,以期进一步提升诺华在核药领域的产能和实力。
阿斯利康子公司Fusion Pharmaceuticals也在今年5月迎来了重要时刻,其开发的放射性药物FPI-2265正式启动II/III期临床试验,此举也标志着阿斯利康在放射性药物研发领域迈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