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高通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01 11:13:19 股吧网页版
受益于手机市场走出低迷 高通2024年第三财季营收同比增长11%至93.9亿美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QCOM_0

  在智能手机市场反弹势头良好的态势下,芯片巨头高通的业绩也迎来好转。

  美国当地时间7月31日,高通发布了2024财年第三财季(截至6月23日)业绩。第三财季,高通调整后的营收为93.9亿美元,同比增长11%;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2.33美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为21.2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8.03亿美元相比增长18%。。

  与此同时,高通还发布了第四财季营收展望,公司预计第四财季营收95亿美元至103亿美元,分析师预期为97亿美元;预计第四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2.45美元至2.65美元,分析师预期为2.45美元。

  高通对未来营收的乐观展望似乎进一步证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正在走出低迷。Canalys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2.89亿台,再次实现双位数增长,这已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连续三个季度正增长。高通方面认为,今年智能手机市场出货“持平或略有上升”,并且人工智能扩大了高端产品的规模。

  财报公布后,高通美股涨超6%,但此后回落,截至发稿,盘后交易中下跌超1%。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王晶摄

  智能手机市场回暖,高通芯片受益

  从业务结构来看,高通主营业务可以分为以芯片产品为主的半导体业务(QCT),以及负责知识产权授权的技术许可业务(QTL)两大板块。其中,QCT部门是高通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由三大板块业务组成,分别是手机终端芯片、汽车和联网设备(IoT)。

  具体来看,2024年第三财季,高通QCT营收同比增长12%至80.69亿美元。其中,来自手机芯片的营收为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增速高于第二财季的1%;汽车芯片业务营收为8.11亿美元,同比增长87%,尽管规模较小,但公司认为这是其实现增长和多元化的最大机会之一;物联网相关营收同比下降8%至13.59亿美元。

  高通的业绩与智能手机行业紧密相关。近日,不少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智能手机市场反弹势头良好。例如,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158万台,同比增长8.9%。纵观今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超过1.4亿台,同比增长7.7%。

  此外,在生成式AI、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下,整个手机供应链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其中手机的主要原材料屏幕模组、处理器(系统级芯片)、内存等价格上涨最为显著。“随着制程技术的进步以及性能和AI能力的提升,每一代旗舰芯片的成本都在上升。在芯片和内存不断涨价的情况下,接下来很多产品和厂商都会选择涨价,这是行业普遍的现状。”今年6月底,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曾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说。

  许可业务(QTL)方面,高通2024财年第三财季的营收为12.73亿美元,同比增长3%。

  对华为出口许可被撤销影响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高通在财报会上表示,此前该公司曾获得美国许可向华为出口产品,但该许可已被撤销,这将影响公司的收入。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1月,高通方面表示,已获得向华为出售4G芯片的许可证。但今年5月7日,美国方面进一步收紧了对华为的出口限制,撤销高通向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和子公司出口4G和其他某些集成电路产品(包括Wi-Fi产品)的许可。

  2023年8月,华为Mate 60 Pro突然在华为商城上线,随后,有关华为Mate 60 Pro的讨论引发全网热议,通过网络测速软件测试可以看到华为旗舰手机已回归“5G网速”。去年9月初,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对华为采用麒麟(Kirin)处理器的看法,他认为,高通成为主要输家。

  “华为在2022年与2023年分别向高通采购了2300万—2500万颗与4000万—4200万颗手机SoC(手机系统级芯片),然而华为预计自2024年开始,新手机全面采用自家设计的新处理器,故高通自2024年开始不仅完全失去华为订单,还要面临非华为的中国品牌客户因华为手机市占率提升而出货衰退的风险,预计高通在2024年对中国手机品牌的SoC出货量,将因华为采用新的麒麟处理器而较2023年至少减少5000万—6000万颗,并预计逐年减少。”郭明錤说。

  不过,在财报会上,谈及如何抵消来自华为的营收下降,高通方面称:“我们的手机业务正在增长,我们也看到工业边缘网络和消费者的实力,无论是物联网还是汽车,都比我们之前的预期有所增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