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德国商业软件巨头SAP(思爱普,NYSE:SAP)创立50周年,同时也是其进入中国市场的第30年。近日,在SAP中国峰会上,SAP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数字化转型加速、“双循环”下的产业链协同,以及“双碳”目标,是新发展格局下的重要趋势,驱动着“新型中国企业”向着全数据、全链接、全绿色的方向发展。
基于此,SAP大中华区推出了三项重要举措。第一,启动云转型加速行动,覆盖SAP在中国市场的“九朵云”,除了免费开放数字化转型方法论等资源外,SAP还将投入300名原厂专家的1万小时来帮助客户规划转型路线图,计划将认证顾问数量从2000名增加至1万名。第二,重点瞄准产业链主导企业、“专精特新”、跨境出海三类企业,SAP帮助企业打通内部端到端流程,整合SAP云解决方案实现上下游协同,同时借助SAP的全球商业网络构建跨境产业链生态。第三,推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盘锦指数”,通过碳排放管理、碳足迹管理、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报告披露、绿色溯源和循环回收、城市双碳综合管理、碳资产与碳金融管理等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的透明化、可数字衡量化。
需要指出的是,黄陈宏于去年8月加入SAP,全面负责SAP大中华区业务,在其上任的一年里,SAP在国内市场动作频频,比如去年11月、12月分别在上海、成都落地孵化初创企业的加速器、建立数字化中心等。黄陈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是重新明确了SAP“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定位,坚定扎根中国市场的决心,通过SAP的技术能力与解决方案赋能中国客户。
“专精特新”类似于德国的“隐形冠军”
黄陈宏认为,中国的“专精特新”与德国的“隐形冠军”概念类似,几乎所有的“隐形冠军”企业都是由SAP系统作为数字化支撑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国内的中小企业相同,因此SAP的这部分经验是可以用来服务国内的“专精特新”企业的。目前,SAP服务的80%以上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
所谓“隐形冠军”,这一概念由德国中小企业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所提出,是指在某一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年销售额不超过50亿美元且隐身于大众视野之外的中小型企业。而我国的“专精特新”是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近几年来频见于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文件中。其中,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就在去年1月,SAP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RISE with SAP”战略,即帮助中国企业云转型的一站式数字化转型加速包。黄陈宏透露,目前该战略已在300多家中国客户中落地,尤其是许多中小企业,它们在向云转型的过程中,通过订阅的方式能够大幅减少初始投入成本,而大型企业同样可以借此将固定资产支出转变运营支出,云ERP正在成为行业主流。
黄陈宏认为,数字化转型加速、“双循环”下的产业链协同,以及“双碳”目标,是新发展格局下的重要趋势,驱动着企业向着全数据、全链接、全绿色的方向发展。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都应该把握数字化的机遇,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业务,从而在不确定的形势中保持竞争力,成长为云时代的“新型中国企业”。
SAP中国发展的三个阶段
谈及SAP在中国市场发展的30年,黄陈宏指出,SAP中国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SAP帮助企业做信息化业务流程;从2002年到2011年,SAP助力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出海,帮助企业提升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能力;而从2012年到2021年,SAP又成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而从2022年开始,SAP升级成为云时代“新型中国企业”的赋能者。
按照SAP的解释,“新型中国企业”具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一是全数据的智慧型企业,不仅IT部门,而且管理业务的流程都“上云”,通过数据驱动业务决策;二是全链接协同企业,除了自身的产业链之外,从链要做成网,实现产业生态甚至全球商业网络的协同与融合;三是全绿色可持续发展,将减碳与核心业务流程结合,在绿色与发展中实现平衡及安全合规。
SAP前不久公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季度总营收为75.17亿欧元,同比增长13%,其中云业务营收贡献30.56亿欧元,同比增长34%。截止到6月30日,SAP的云订单积压金额为104.03亿欧元,同比增长34%。2022年上半年,SAP云收入为58.76亿欧元,按地区来看,美洲、EMEA(指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合称)、亚太地区的收入贡献分别为20.36亿欧元、30.94欧元和7.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32%和28%。SAP预计2022全年,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幅度保持在23%~26%之间。
在黄陈宏看来,目前中国在硬件层面的发展已与国际领先水平趋同,但软件层面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软件相比硬件更为重要,但软件做起来需要时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近几年里各个行业、产业都在讲智能化、数字化,实际这都是软件的范畴。”因此,企业“上云”是大趋势,只有转变管理模式,运用数字化的技术和措施,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