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1-21 22:29:00 股吧网页版
被指考虑出售中国业务股份 星巴克寻找最优解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张天元

K图 SBUX_0

  星巴克中国业务或将发生大变动。11月21日,有市场消息称星巴克正在探寻中国业务的多种方案,不排除出售该项业务部分股权的可能性,星巴克回应称正在努力寻找最佳的增长途径,其中包括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作为星巴克在全球除美国以外的第二大市场,近年来不断下沉扩张,寻找新增长点,但其他餐饮头部先一步拆分中国市场的举动使外界看到了更大潜力,而星巴克也在考虑如何更好地迎合本地市场。在业内人士看来,咖啡赛道竞争日益激烈,星巴克需要寻求优化成本结构的多种途径,未来不排除引入合作伙伴的可能。

  探寻多种未来发展

  星巴克寻找中国市场的更多可能性。11月21日,彭博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星巴克公司正在为其中国业务探寻多种方案,其中包括出售该项业务部分股权的可能性。这家咖啡连锁店一直在与顾问商讨拓展其中国业务的途径,包括有可能引入本土合作伙伴,星巴克已非正式地试探了潜在投资者(包括国内私募股权公司)的兴趣。

  同时,部分知情人士表示,股权出售事宜可能也会吸引中国企业集团或其他在该行业有经验的本土企业的关注。星巴克仍在评估各种方案,尚未决定是否要推进此事。

  对此,星巴克全球发言人表示:“我们全心全意致力于中国业务、伙伴(员工)以及在中国市场的长远发展。正如在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所说的那样,公司正在花时间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在中国的业务运营以及市场竞争环境。我们正在努力寻找最佳的增长途径,其中包括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作为星巴克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星巴克中国市场为品牌带来的收益不容小觑。最新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星巴克中国净收入7.837亿美元,环比增长6%(去除汇率变动影响);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净收入达29.58亿美元。门店规模方面,2024 财年,新进入166个县级市场,创下历史新高,新进入市场数量较上个财年接近翻倍。在此背景下,星巴克仍在寻找对于中国市场的最优解,由此不难看出,星巴克对于中国市场的野心并不小。

  参考前车之鉴

  或许,星巴克如今的考虑与投资方的推动存在关联。据彭博社报道,星巴克面临着激进投资机构埃利奥特投资管理公司的压力,该机构希望星巴克承诺对其中国业务进行审视。前些年,麦当劳公司和百胜餐饮集团已拆分出它们的中国业务,并将部分股权出售给私募股权公司,以谋求更多增长并更好地迎合本土口味。

  在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看来,面对中国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星巴克也在进行战略调整。若出售部分股权,星巴克不仅可以获得资金,用于进一步的投资和创新,还能引入有经验的本地公司,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

  的确,两大公司如今在中国市场无疑属于头部企业,而这也与曾经的决策有着分不开的关系。2017年,麦当劳中国转变成国际发展特许经营市场,中信联合体成为控股股东,在进入“金拱门时代”七年来,麦当劳中国加速本土化发展,餐厅数量超6000家,较2017年增长超一倍。而根据百胜中国发布的业绩公告,百胜中国2024年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5%至30.7亿美元,为历史最高季度(或增长4%,不计及外币换算影响),旗下的肯德基也已然成为万店规模品牌。

  林先平认为,两大公司成功拆分中国业务并出售给私募股权公司的策略,对于星巴克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每家公司的自身具体情况不同,星巴克需要考虑到整体品牌定位、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最适合品牌的决策。

  市场空间受到挤压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近年来瑞幸咖啡、库迪咖啡、Tims天好中国等品牌的不断扩张,星巴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受到了挤压,尤其是在一线城市。而星巴克中国也在调整策略,例如加速低线城市、新县级市场的门店扩张。

  不久前,星巴克公布了四季度和2024财年全年业绩。数据显示,四季度,星巴克的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了7%,北美和美国市场同店销售额下降了6%,国际同店商店销售额下降了9%,其中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了14%。2024年三季度,在中国市场,星巴克不仅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4%,平均客单价也出现下降。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认为,随着近年来国产连锁咖啡品牌崛起以及线下门店租金、人力等成本逐步上升,星巴克需要寻找适合的方式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而引入有实力的本地合作伙伴,可以帮助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

  “考虑到未来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我认为星巴克有较大的可能性出售相关业务。其中,找到一个或几个具有强大财务实力和零售经验的中国合作伙伴的可能性最大,这些合作伙伴不排除来自餐饮、零售或其他相关行业,共同点便是有能力帮助星巴克继续在中国市场发展壮大。”杨怀玉猜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