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17 17:21:54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广东
$上证指数(SH000001)$ 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不仅仅影响土地财政,也对上下游众多相关产业(如建筑、装修、家电等)产生连锁反应,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等,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探索房地产发展与经济、财政之间新的平衡关系。
发表于 2024-12-17 16:08:37 发布于 广东

#收盘点评#  #A股年前能否重返3400点?#  $上证指数(SH000001)$  #投资干货#  以下是基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数据,对中国社会目前发展情况的分析:

一、财政收入情况反映的经济态势

(一)整体收入变化

1至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6%,这一数据显示出当前经济面临一定的压力与挑战。经济增长、企业盈利以及居民收入等诸多因素都会综合影响财政收入,下降的趋势意味着整体经济活跃度在某些方面有所波动,各经济主体创造财富并转化为财政收入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二)税收收入方面

税收收入下降3.9%是整体公共预算收入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4.7%,增值税与商品和服务的流转密切相关,其下降表明市场消费以及生产经营环节的活跃度可能有所减弱。企业作为增值税的主要缴纳主体,生产销售规模的收缩或者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交易活跃度降低,都会导致增值税的减少,这可能反映出部分行业面临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使得生产经营的规模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企业所得税下降2.1%,企业所得税基于企业的盈利情况征收,这意味着不少企业的利润空间在收缩,侧面反映出当前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上升(如原材料、人力等成本)以及销售价格受压等情况,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进而影响了该项税收贡献。

个人所得税下降2.7%,个人所得税与居民的收入水平息息相关,其下降可能暗示居民整体收入增长放缓,或许是就业市场存在一定压力,导致居民薪资、劳务报酬等收入渠道的收入增幅有限,也可能是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使得应税所得减少,但总体体现出居民收入层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活力。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1.3%,反映出进口规模或者进口商品结构等方面出现变化,可能是国内需求对进口商品的拉动不足,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了进口业务的规模,进而使得相关税收收入减少。

不过,国内消费税增长2.2%,说明部分应税消费品领域仍有一定的消费市场,像烟酒、化妆品等消费税应税品类或许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消费需求,对财政收入起到了一定的正向支撑作用。

而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35.9%,证券市场活跃度与投资者信心息息相关,如此大幅度的下降表明证券市场交易相对冷清,投资者参与交易的热情不高,可能是受到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投资者更倾向于持币观望或者保守投资,资本市场对经济的融资、资源配置等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

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契税下降13%,契税与房地产交易密切相关,这体现出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在下降,无论是新建商品房还是二手房交易市场,都面临着交易规模缩减的情况,可能是受调控政策持续影响、购房需求观望情绪浓厚等因素所致。但房产税增长18%、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9.9%,说明在房地产持有环节的税收有所增加,一方面体现了税收征管等方面的加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房地产保有环节重视程度的提升,有助于合理调节房地产资源的配置。土地增值税下降8.1%,与房地产开发、销售等环节的利润情况关联,也佐证了房地产市场整体的下行压力。耕地占用税增长22.4%,可能意味着在一定区域内存在着新的土地开发利用情况,比如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的土地占用有所增加。

(三)非税收入情况

非税收入增长17%,其增长可能源于多种因素。一方面可能是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项目有所增加,比如随着监管力度加强,一些行业的违规行为被更多查处带来罚没收入上升;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增加,例如盘活国有闲置资产等举措带来了收入的增长。但非税收入增长过快也需要关注其合理性,避免给企业和社会增加不合理的负担。

二、财政支出情况折射的社会发展重点

(一)整体支出增长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8%,说明在财政收入面临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政府依然在积极履行职能,通过合理安排支出保障各项社会事业的推进,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以应对经济社会中的各类需求。

(二)主要支出领域

教育支出36267亿元,凸显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持续投入保障了教育资源的不断完善,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建设、师资配备到高等教育的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也有助于提升国家的长远竞争力,以人才优势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支出8241亿元,在如今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背景下,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推动科研项目开展、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家在核心科技领域的话语权,从而推动经济从传统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123亿元,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民生福祉。面对就业压力以及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充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能够保障失业人员、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通过就业培训、创业扶持等项目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缓解就业矛盾,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卫生健康支出17887亿元,尤其是在经历了公共卫生事件等考验后,持续的卫生健康投入保障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人才培养、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等,提升了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也为居民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稳定发展。

城乡社区支出18306亿元,对于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绿化等)、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等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农林水支出22498亿元,体现了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力支持,保障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农田水利工程)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保障农产品供应稳定,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广大农民的生活改善。

交通运输支出10186亿元,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是经济发展的动脉,对于加强区域间联系、促进货物和人员的流通、推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整体经济运行效率。

三、财政收支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考量

从收支数据来看,1至11月支出大于收入,存在一定的财政收支压力。在财政收入增长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如何合理控制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确保重点领域支出的保障力度,如民生、科技等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不能削减投入;另一方面要对一般性支出进行严格把控,杜绝浪费和不合理的开支。

同时,对于财政可持续性而言,需要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税收收入长效增长机制的建立,例如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使其成为税收的新增长点。在非税收入方面,要规范征收管理,确保其健康合理增长。而在支出方面,要探索多元化的社会投入机制,比如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减轻财政单一投入的压力,实现财政收支在中长期的平衡与可持续,保障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四、房地产市场及土地财政影响

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22.4%,且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8.4%,这显示出过去依赖土地出让金的土地财政模式面临挑战。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持续以及市场自身发展周期变化,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地方财政在收入来源上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口,加快产业转型、培育新的财源成为地方发展的重要任务。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不仅仅影响土地财政,也对上下游众多相关产业(如建筑、装修、家电等)产生连锁反应,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等,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探索房地产发展与经济、财政之间新的平衡关系。

五、综合社会发展情况总结

总体而言,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财政收入数据反映出经济面临一定压力,各行业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消费、生产等环节有待进一步激发活力。但财政支出结构体现出政府对保障民生、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城乡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坚定支持,努力通过财政手段来补短板、强弱项,维持社会稳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促进企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同时合理安排财政收支,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应对土地财政变化等挑战,实现经济、社会、财政等多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提升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发展质量。

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数据只是阶段性的反映,随着后续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变化,中国社会有望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开拓新的发展局面,保持经济的韧性和社会的稳步进步。

总之,财政收支数据背后是一幅复杂且动态变化的社会发展图景,需要综合、持续地关注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应对和引导。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